第百三九:弹铗求贤士(第1页)

()中年汉子哈哈一笑:“如使君如引大军兵临城下,不如一刀吏足尔。”

刘备见他神态自若,便是赶紧拜道:“还请先生继续赐教。”

中年汉子看了刘备一眼,见他对自己还算谦恭,暗暗点了点头,算是称许:“今日乃曹宏四十寿诞,恭贺者来自四面八方,可谓鱼龙混杂……”

说到这里,也就住口不说了。

刘备立即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赶紧称了谢,让人叫来陈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陈到点头去了,刘备拱手赔礼道:“适才只顾着说话,还未请教高姓大名,还望赎罪。”顿了顿,转向旁边老母,问道:“这位想必就是令尊大人?”

中年汉子点了点头:“正是家母。”刘备赶紧拜了拜,老母言谢不敢。

中年汉子不即回答自己名字,只问道:“想必使君对这流民一事应该深有所触,不知使君怎么想?”

刘备见他神情,心里暗暗计较,如他这样一问,想必是在考验我了。刘备赶紧端端身子,伸手一请:“我们还是边走边说,想我等到城下时,曹宏已经伏法了。”

中年汉子大慰,回身跟老母一商量,见老母点头了,便即搀扶着她往回折去。

刘备在这时其实已经把要说的话思索好了,见他们都同意回彭城,便是心里畅快不已,说道:“适才先生说到流民问题,我早有思及。这次我来彭城,便是为了此事。只是没有想到彭城国会有如此严重,一走便是成千。说来这伙流民多为兵荒所致,若是天下太平,也不致如此。观此一国,举一反三,便知天下之势矣。哎,看来也只有结束这种乱世局面,才能看得见‘却走马以粪’的盛世。”

中年汉子大悦,点了点头,道:“使君有此大志,某深为佩服。所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明矣明矣!”

刘备得他赞誉,高兴不已,但也不能表露出来,只忧伤其面:“某身为一州牧守,却让此等事发生在咫尺,说来深为惭愧!”

中年汉子摇了摇头:“这流民问题‘生于乱’一点也不错,但也不全然。”

刘备拱手道:“还请先生多加赐教!”

中年汉子将老母交于夫人之手,捋须道:“其实这流民问题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在战国时期便即出现。《吕氏春秋?高义篇》里就说到这‘宾萌’二字,即客民,也就是流民也。到了武帝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报者四十万’;征和二年的诏文中,又有因官吏‘兴美田以利子弟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