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七:振军心将军上沙场(第1页)

第三百六七:振军心将军上沙场

谯县城,许褚看到送上来的大哥许定的头颅,不禁虎目含血,通红欲滴。

他伸手捧过盛放许定头颅的托盘,张睛一看,只见红血自他的脖颈往上溅起,他的头发被血浆粘着,遮住了整个本来白净的脸盘。

许褚看到这里,虽英雄惜泪,亦是由不得白额前突,将两膝一跪,将许定头颅高举,悲声叫道:“大哥”

一声‘大哥’,让刘备身躯不由一震。

他上前劝道:“许定无兄弟义,你也不必太过伤心。”

虽然这么说,刘备心去对许褚却是不免有愧疚。刘备本来还是想留下许定的,但在他跟许定谈过话暗示他后,他非但不知道收敛,而且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为了对付兄弟,居然是大范围内调动门人,又为了怕刘备干涉,还严密监视刘备的行动。对于这种为达目的而不惜残害手足的人,还能指望他能知过能改,效忠于主吗?更何况,黄巾在城父、思善失利后余部又转而攻打陈国苦县等地去了,他不得不亲自出兵平定。而在他走前,势必要将陶应的事搞定,更要将许定这个后患给拔除了。不管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私人的好恶,他都必须在临走前解决了他。

虽然现在是解除了后患,但刘备看到许褚的痛哭,心里还是不忍,毕竟杀许定是他的授意。

刘备让许褚将兄弟埋了,然后将陶应等被牵连而关押在牢的都放了出来,恢复了荣誉。只是,糜芳兄长糜竺听到糜芳城陷时曾投降了黄巾,所以很是恐惧,派人送信向刘备谢罪,并且愿意拿出私人钱财资助刘备军粮万斛。刘备谢收了他资助的军粮,对于糜芳的事,他自然是说糜芳并无‘失节’之过,所以你也不必替糜芳谢罪。

糜竺接到信,不由失声而笑:“以明公之明察秋毫,我弟之忠心不二,焉有背叛事?倒是我心急了,非要多了这万斛军粮。”

家吏问道:“那这万斛粮食还送去吗?”。

糜竺道:“在商讲究的是信义,在为人讲究的也是信义。我既开口,焉能不然诺?”

刘备白白得了糜竺万斛粮食自然开心,收到后,立马写了谢信。

糜芳这边,被刘备放了出来,照例要来谯县向刘备谢罪。

糜竺见到刘备,自然是面上无光,惭愧说道:“使君不愿追究鄙人之过错,鄙人已很是感激不尽了,何颜再领这一郡之守若使君看得起,请让我从此追随使君身边,随使君左右征讨,以自效命”

刘备呵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