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篇来自儿童血液肿瘤科医生,王余庆的故事
你见过刚剔下来的动物关节吗?大块骨头上,能看到一层薄膜,微带一点粉红,就是骨膜。
人的骨膜上神经多,受了一点刺激,痛感就会特别强烈。通俗点讲,骨髓穿刺就是在骨头上打针。而我,经常在小朋友的骨头上打针。
从上班起,我的白大褂口袋里就一直放着一个笔记本。
从前往后翻,我写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药物剂量、用法什么的。可最后几页很特殊,倒着往前,我记了一连串小朋友的名字。
这几页有点像「生死簿」。不过,里面的孩子都是死里逃生的。
每当我觉得失去动力,就会翻开本子,找一个孩子打电话,其中有个小女孩儿叫圆圆,在每个想要放弃当医生的时刻,这个 6 岁的孩子都会支撑到我。
2017 年 10 月,我在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轮转。早上,交班的医生跟我说后半夜转来个新病人,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重症肺炎。
病人的病情恶化得很快,不到一天,已经从呼吸急促发展到上呼吸机了。
我顺便问了下病人的名字,没想到会是圆圆。她是我在儿童血液肿瘤科做住院总医师时认识的孩子。
我们见面的第一天,是圆圆的第一次骨髓穿刺,我告诉圆圆妈妈骨髓穿刺是怎么回事——选好穿刺点,局部麻醉后把骨穿针从同一个针眼扎进骨头里,回抽像血一样的骨髓。
圆圆第一次抽骨髓,需要的标本多,如果因为病情出现干抽,甚至可能扎上一小时却什么都抽不到。
圆圆妈妈听完很难过,但没她多问,爽快地签了同意书。然后,她突然对我说:「医生,麻烦你等我两分钟,我要跟她解释一下。」
妈妈把圆圆抱上操作床,一改在我面前难过的样子,表情欢乐,微笑着对圆圆说:「你看,你不是最喜欢长腿嘛,这个长腿的漂亮阿姨给你做检查哦。你要配合阿姨,脚痛才好得快呢。」
采骨髓的操作室是个小房间,窗前的桌上,放着一个利器盒,里面装了废弃针头。桌上摆着一些针筒、玻璃片,都是一些小孩害怕的东西。
圆圆得到了妈妈的解释,似乎并没有感到害怕,她礼貌地向我问好,羞涩地笑了,「阿姨,我最喜欢你这样个子高高的。」接着就捂着嘴巴不说话了。
在发达国家,儿童骨髓穿刺都是全麻的状态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