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一对法学生的分道扬镳:警察与律师间的怨念(第1页)

有一对法学生,毕业后走上两条路,一个当律师,一个当警察。多年后重聚,两人聊到一桩命案,他们各执己见,甚至大打出手,只是因为立场不同。

其中一个法学生,就是我的师父老徐。当年那件事,我听他说了不止一遍。

2007 年 9 月的一天,俞佩彤花了一整个下午,静静坐在梳妆台前,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打在墙上,贴在上面的艺术照被擦得一尘不染。

她 36 岁了,总觉得镜子里的脸不再年轻。从前,人比照片好看,如今这些照片维系着她最后一丝骄傲,「热闹过去了」。

天黑时分,倦意来袭,她躺在床上沉沉睡去。第二天上午,是警察来家里叫醒的她,离开的时候,她的兜里还揣着年轻时的照片——她总是把它们带在身上。

俞佩彤曾是一家小剧团的演员,演过《雷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类的话剧,走南闯北见了不少世面。

她家境不错,有两个哥哥,和 6 个堂哥,是大家族里唯一的女儿,因为长得甜美可爱,从小众星捧月,受惯了夸奖。

在 27 岁那年,她和一个 50 岁的音乐教授生活了两年,幻想着有天能成为大腕。直到正室破门而入,她在众人的声讨中落荒而逃。

之前的剧团早已解散,就算在最鼎盛时期,也难以为继,俞佩彤试着找过几份销售的工作,但总忘不了自己的明星梦。

她去夜总会唱歌,经常要敬酒,而她对酒精过敏,台下有一些客人说要包养她,被她拒绝了,「我不是婊子,我爱过一个优雅的艺术家。」

几经蹉跎,30 岁那年,她回到老家,组了一个歌舞团,承办红白喜事以及店铺开张的演出,因为人美歌甜,在当地小有名气,追求者众多。

欧阳升就是其中一位,他为了接近俞佩彤,抱着二胡第一个加入她的歌舞团,任劳任怨,六年间没有缺席过一次演出,一直都陪在她身边。

但俞佩彤心里瞧不上欧阳升,总觉得要不是进了歌舞团,他的生计都成问题,不过是跟着自己谋生而已。

欧阳升比俞佩彤小一岁,没成家,没固定的工作。换作早年,俞佩彤是不愿意跟欧阳升这样的人多说一句话的。但这两年,她发现自己老得很快,有些惶恐,「我亲手搭起的台子,都不属于我了。」

很快这一天就来了,舞台上有了新人。

一年前,俞佩彤收了一个徒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