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两个上帝的忠诚仆人
主管们在分派任务时。也无意识中犯着类似的错误。他过分强调下属“能够做什么”,而忽视了下属“愿意做什么”。
一个下属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级事情”,“用*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下属”或“员工”。
单纯强调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乏具备超强个人能力的人,他们凭着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很多公司的招聘审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商业报道:某某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把公司的技术秘密泄lù给了竞争对手;某某公司的战略策划人员将公司的市场开发计划带到了另一家公司;某某公司的高层主管跳槽带走了公司一大批人才……这些事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事件的主角能力有余而忠诚不足。正如士兵不忠诚可能危及国家安全一样,员工不忠诚同样可能危及企业生存。
当然,忠诚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忠诚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忠诚,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效忠,而业绩又是要靠能力去创造的。比如,一个天天跪在你面前表示效忠于你。却不能为你做任何事的“忠诚”者,你会在意吗?你愿意因为他“忠诚”而把他供养起来吗?
许多老板的用人标准主要有两个:能力和人品。没有能力,难以胜任具体岗位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员工的个人品质,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能力在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危害。因此,两者比较起来,后者对于公司的意义或许更大一些。
老板不在的时候,其实正是考验一个员工是否忠诚的时候。如果一个员工对公司和老板都是忠诚的,即使能力一般,也同样能够获得领导的信任;即使偶尔出现工作方面的疏漏和差错,也能够得到领导的原谅;如果你既忠诚又有能力,那你肯定能够获得重用。但是,如果一个员工总是趁领导不在的时候偷懒,推卸责任,缺乏对老板和公司的忠诚,则很可能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
敬业的人最可敬
敬业才会出类拔萃,敬业是推销员成为优秀推销员的必备品质,把职业当作你生命的信仰,把敬业当成习惯。
◎ 敬业的推销员出类拔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