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术准备(第1页)

( ) 何俊才昨天晚上找了一下历史资料,发现明天,也就是6月16日,日军将大规模轰炸重庆。但是自己能动用的只有第四大队的1个I-16中队和2个I-152中队,驻扎梁山的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1个I-16中队和2个I-152中队。何俊才必须好好合计合计让陪都免受日寇的蹂躏。

上午安排完对浮空基地的武器装备改造并交接培训设备后,下午何俊才开着自己的B8号飞机降落到广阳坝机场。

郑少愚带领第四大队全体空勤人员在机场迎接这位新上任的指挥官。何俊才将飞机停在跑道边,开启座舱盖跳下飞机。“老规矩,郑中校,请你安排人员将飞机移到机库中看管起来。”何俊才向着这位自己的老乡说,他还知道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秘密,这位“皇家空军”大队长居然是**党员。

“大家别看了,要不了多久,你们都可以飞这种新型飞机了。”何俊才注意到各位飞行员那如狼似虎的眼光。是啊,这么漂亮的飞机,谁都喜欢。

“真的,我们都可以驾驶这种飞机么?”性格外向的周志开高兴地问到。

“那是当然,南洋华人援助了我们一批这种飞机,不过得等我们痛揍了日本人以后了,这种飞机跟你们现在飞的苏联飞机不一样,需要重新训练”。何俊才一来就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让大家体会到这位长官的亲切。

进到作战指挥室以后,郑少愚向何俊才介绍了自己大队的三名中队长:第21中队中队长王远波、第22中队中队长张华威和第23中队中队长王玉琨。何俊才在后世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些“皇家空军”的大名,如今亲眼看到,更感亲切。

“大家都是历经血战的老兵了,作战方法的事情由大队长郑中校来部署,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洋华人援助的一批装备的用法。”何俊才开门见山地说。

“昨天装备到大家座机上的无线电,大家用起来感觉如何?”何俊才首先询问到。

“这个东西太好了,原来我们在机上无法互相联系,只有依靠简单的摇摆翅膀来通知队友,很是麻烦。现在可以做一些战术的配合,也可以提前预警了。”郑少愚回答到。

“呵呵,你们习惯就好。这款机载的无线电比日军现在使用的要小巧、先进。而且通话更加清晰,但是只能在10公里的范围内,所以大家注意不要飞得过于分散了,”何俊才指出了现在装的这款民用无线电的缺点。“另外要谨记防止它落入敌手,当然了,目前是防空作战,问题不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