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1月蒋介石将新四军和八路军赶到了黄河以北的华北地区以来,华北方面军的压力颇大。**的军队在日军薄弱的后方如鱼得水,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小部队根本不敢出击,大部队刚出发就受到**召唤来的中国空军的跟踪打击,让日军苦不堪言。
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注意到这个情况,为了加强华北方面军扫荡的力度,有力遏制游击队的发展,遂决定从华中方面军中抽调第33师团去支援。第33师团原驻赣北一带,一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一个第34师团担负这一沉重的防守任务了,第34师团长大贺茂满腹惶恐,他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和一郎中将建议,乘33师团尚未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的中国第19集团军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有近10万人,日军几次与它的交锋都吃亏不小,如今19集团军中的74军又得到美式武装(利用前期胡适从美国申请到的贷款购买的),这更让圆部和一郎心里无底,况且他已接到调令,即将离任,所以他并不十分愿意发动这场行动,但大贺茂却是一百二十个坚决请求,这时候,日本在华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三少将率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一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这样,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力量,圆部和一郎勉强认为可以一战,遂批准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促使圆部和一郎发动这次会战,因为大角岑生的座机就坠落在第19集团军的控制范围内,他希望通过这次会战将大角岑生的尸体和资料找到,这样海军方面就将欠日本陆军一个大大的人情。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对19集团军发起了“鄱阳湖扫荡战”,第九战区紧张了起来,“长胜将军”、“老虎仔”薛岳紧张了起来。
日军开始了战役的准备。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于2月中旬至3月14日集结完毕。其间,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本陆军第三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三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十一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
只是日本人不知道的是,第九战区和第19集团军也并不是没有准备。早在日军行动之前,罗卓英就吸取了南昌攻守战的教训,对日军可能采取的突袭计划已有所预备。他将驻高安的74军置于中路,将李觉的70军和刘多荃的49军置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