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民族起义的火种(第1页)

第两百四十八章

民族起义的火种

世界反法西斯的形势陷入了严峻,而英国最近却为其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而感到非常的担忧。[.]

自从进入这个世纪后,印度的独立运动愈演愈烈,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大大削弱了英国的统治。而1939年二战爆发后英国从印度抽调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引起了以国大党为代表的印度独立力量的不满。国大党曾经试图让英国同意印度战后独立为条件支持英国作战,但是遭到了英国的拒绝。

不过双方的谈判一直在进行着,在二战前期,至少有80的海外资源都是从印度来的,所以其地位异常重要。但是在1942年8月,国大党在同克里普斯使团谈判破裂了,国大党很快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这无疑是最后的通牒,英国人在国大党中也有间谍,决议刚通过,全体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尼赫鲁和甘地全部被捕。但一场全国性的抗议斗争却爆发了出来,并越演越烈,其迅猛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驶往加尔各答,满载着煤、铁等军事物资的火车没有了人驾驶,铁道没有了人维护。印度籍士兵开始开小差,并将所发的步枪卖到黑市上去。似乎20年代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重演。英国人慌张了,他们需要印度的资源和印度的士兵来进行非洲战役。就在英国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帮助了他们。蒋介石将首次访问印度

蒋介石一直跟印度的国大党保持着联系,1939年8月,国大党的尼赫鲁来到重庆,受到蒋介石的热情接待。次年11月,蒋介石委派戴季陶率团访问印度,并携带的亲笔函分致甘地、尼赫鲁和诗人泰戈尔。1941年8月,印度独立运动家卡拉黛维访问重庆,蒋介石在会见时明确表示中国得到自由与独立以后,第一要务当为协助印度与朝鲜之解放与独立也。”

所以可以看出,饱受国家分裂之苦的蒋介石非常同情周边的国家被压迫的情况。或者也许,在他的心中,认为国民党在中国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希望能对外输出这种**的力量。不论哪个原因,他都希望能破解欧洲国家和日本对亚洲地区的奴役。

不过这一次,他出访印度是希望在国大党和英国讲和。现在正是太平洋战争和非洲战争的紧要关头,如果盟国内部出现裂痕,那么快乐的只能是轴心国。1927年之后,蒋介石几乎没有出过国,最近几年中国战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使得他风头大盛,在外交事务中也开始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