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准备再战(第1页)

( ) 第二天一大早,郑少愚便将情报处的黄静波和参谋处的严武运到了浮空基地。经过几次何俊才的言传身教,郑少愚已经能很好地将DC-2停上浮空基地的飞行甲板。专业术语叫做“着舰”。何俊才终于可以卸下运输机飞行员的角色,而这架DC-2也正式成为浮空基地专用的穿梭机。

参谋部的两位处长到浮空基地后同样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震惊了一把。等到何俊才跟严武谈成立参谋处第四组的时候,严武的头脑才清醒过来,迅速评估了浮空基地带来的战略优势,并表示一定要挑选精英人员来浮空基地上进行战术规划。

而当情报处黄静波看到何俊才连夜根据后世资料整理的山城间谍名单后,冷汗从头上流了下来。原来委员长身边的德国顾问和地面防空处下高射炮的指挥官都是日军间谍,怪不得日军轰炸这么准确。何俊才告诉他不要着急打草惊蛇,现在防空形式还不紧张,可以严密布控,争取掌握他们的间谍网。

让参谋部两位部下自行参观后,何俊才将第四大队大队长郑少愚叫到空勤指挥室来。空勤指挥室中几名副官在昨天的火线培训后已经能熟练监视雷达屏幕,控制无人侦察机在运城和汉口的警戒方向巡逻了。

“昨天你们研究的‘空爆炸弹’有结果了没有?”何俊才也头疼现在的战斗机攻击力太弱,居然跟轰炸机打成平手,要知道战斗机可是专门克制轰炸机的啊。

“阎雷已经将他的想法和以前的一些实验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算了一下,可以用SB-2高速轻型轰炸机来实施。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调一些过来?”

“我看没有问题,一会我跟装备部的黄部长打个电话。据我所知今年3月苏联志愿航空队的轰炸机大队人员撤离后,留下了数架SB-高速轻型轰炸机和四架TB-3重型轰炸机没有人开。不过你们能驾驶么?”何俊才问。

“应该没有问题,我们一些人也接受过轰炸机驾驶的训练。今天在不出击的时候我们演练几次。另外还请一同将炸弹申请到。”郑少愚说。

于是何俊才跟装备部黄光锐打了个电话,黄光锐满口支持,立即从梁山基地调出5架SB-2给送到第四大队,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50公斤的小炸弹。郑少愚立即命令第23中队部分飞行员试飞SB-2,进行演练。

“郑中校,昨天你从头到尾指挥了战斗,有什么感受?”何俊才进而问到。

“很有感触,这种信息化的优势太明显了。对了,能不能考虑给苏联志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