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赫伯特?亚德利的桌子面前摆着几张电报纸,上面零零散散标注了一些数字和符号,都是亚德利画上去的。这位美**事情报处(今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前身)和“美国黑室”(专门负责破译情报部门获得的密码信息)的创建人到中国来已经两年,兢兢业业,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到了中国后,亚德利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日军铁蹄下的痛苦,身临其境的感受远远不是看看情报,读读报纸所能比拟的,这也越发让他觉得当初的决定无比正确。显然中国人非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密码破译队伍,而自己研究日军密码已经十几年了,并多次成功破译日军关键密码。美国保守派人士**生接任国务卿上任后,对“美国黑室”计划大发雷霆,并言辞非常严厉的予以了抨击,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向驻华盛顿使馆军事副武官肖勃表达了愿意为中国人民“尽绵薄之力”的意愿,中国政府很愉快地接受了。
原先军统安排的三十多名留日学生,已经能很好承担起自己的助手工作。特别是其中一名叫陆涯的年轻小伙子在密码破译方面特别有天赋,进步非常神速,已经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甚至最近破译的密码,一部分就是由他独立完成的。
1939年以来,日军开始多次轰炸重庆。每次轰炸之前,自己的破译小组总会截获到一些奇怪的电报信息。从1月12日到15日,亚德利小组分别在早上6时、正午以及傍晚6时连续截获八份密码电报,其中第一、二组数字的规律和先前一样,但大部分电报的第三组密码均为“459”,唯独第六份电报中的第三组密码为“401”。这到底表示什么呢?突然间,“401”下方的密码截获日期映入亚德利的眼帘。这份密码是当天中午截获的,那时,连雾多日的重庆市区突然晴空万里。下午,日军派出27架轰炸机,炸死炸伤百姓200余人。雅德利豁然开朗,是的,“459”一定是代表着天气不佳,“401”则是通知对方:可以轰炸。密码终于解开了!
密码虽然被破译了,但亚德利并没有觉得松了一口气,如果不将日伪间谍抓住,日军很有可能再次换用密码,破译花费的时间不知道又会造成多大的伤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亚德利小组先后三次截获密码电报,并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测向仪,发现了发送密码电报的具体发射源。很快,搜索人员在重庆南岸区抓获了伪装成当地人的日本间谍。此人前不久才由侦察机偷送至渝,负责向位于汉口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基地发送气象密码电报。亚德利本想让这个间谍继续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向日军发送电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