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1页)

更新时间:2012-02-2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切的筹划看似天衣无缝。

时在,雍正五年八月的一天黄昏,弘时利用自己进入乾清宫为父皇献礼之机,找了个借口去了供电一趟,很轻易的飞身上檐,将锦盒偷了下来。可当他回到府中书房,打开锦盒,只见御旨中的太子名字竟然是自己!这一番使得他心中极度矛盾,更让他魂飞天外的是,此时书房门突然被推开了,雍正和两个侍卫悄然无声地走了进来,如此境地,那弘时不由双腿一软,跪了下来。

雍正冷笑道:“没想到吧?朕选中的嗣皇恰恰是你!朕当初看中的是你聪颖有胆识,可你聪明过了头,胆子也太大了!”随即雍正又痛心疾首地说,“朕自继位以来,大刀阔斧,力改朝俞积弊,得罪了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朕方才明白,治国乃文武之道,须一张一弛才好,不可求治太急。因此,朕便有意冷落你而亲近弘历,其实是为了磨磨你急躁的性格,让你多点忍耐之心,将来做一个更合格的皇帝!万万未料到你竟如此心肺……”

弘时深知大错铸成,紧抱着父亲的脚求道:“皇阿玛,儿臣知错了!”

“大错已成,为是已晚了!”有着“冷面王”之称的雍正咆哮如雷,“你打开锦盒之时,就是你自绝之日。这是朕诏告了天下的,岂可自食其言?没想到你好好的亲王不做,偏要做为人所不齿的盗贼。哈哈哈,爱新觉罗的子孙竟成了鸡鸣狗盗之徒!”说到伤心处,雍正失态地狂笑起来,笑得泪花满面,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两个侍卫则将一杯鸩酒放在了弘时面前……

赐死了弘时,并将他从皇家玉牒中“削除宗籍”之后,性格怪异的雍正还不解恨,又将弘时年仅四岁的儿子改名叫做“霍勒哈”。所谓“霍勒哈”,就是满语“盗贼”的意思,并从全国捉来十几个盗技高强的盗贼,让他们“将功赎罪”,充当霍勒哈的师傅,定要将他培养成名副其实的“天下贼王”。雍正认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做贼也是天下之王!

“故事讲到这儿,你们一定也明白了,我这‘天下贼王’的名号乃是先皇御封的!”金六爷泪流满面地继续说,“先皇驾崩那年,我十来岁了,已知道做贼是天下大耻,更知道水有源、树有根,便一再提出要认祖归宗。可先皇终究是冷面王,临终之际专为我和当今皇上下了一道密旨:只有霍勒哈有能耐再一次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