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6-03
拿着这幅古色古香的立轴画卷,离渊感到心中沉甸甸的,不单单是因为这幅画本身所具有的文物价值,更多的则是这《江山风水图》上边蕴含着一种让离渊感觉压力的磅礴底蕴,让离渊有一种面对巍峨大山的无言之感,至于画轴上边落笔留字的丘延翰,离渊并没有听说过此人,但是观这行楷落笔的语气,这丘延翰想必应该是他所处个时代属于名声大震的人,“金匮玉函藏其书”,离渊此次的收获确实让它他有些意外。
不过唯一感到奇怪的是,离渊并不知晓这幅画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江山风水图》画得纸质,不是一向他熟识的宣纸之类的纸张,倒像是掺杂了一些蚕丝绸缎层分的胶合物,古代人的技艺当真是难以揣摩,这种材料应该属于一种纸张与蚕丝的共同体了,想来古人这般做应该可以避免潮气,让这幅古山水画保存的更加完好,这立轴画卷除了方才丘延翰的几句介绍外,再没有落款,没有印章,只有题诗:
山毓灵,人文舒粹。旧家高门,芳风光地,沧海惊涛,九州蔚灼,怀我好音,爱来爱托。朝堂振滞,灯火钩沉。安居求志,五年至今。
刚拿到这幅画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古玩习惯的原因,每拿到一副书画首先就观看上边的文字落款,离渊就将上边的题诗前后读了几遍,上边这首诗的文字底蕴很深,离渊只是模模糊糊的理解其意,好像是个人的行迹,也好像是个人的感悟,不过这山水卷布笔之间,显得灵气无比,地气山脉显得很是无比精华,打开之后,仿若人在山水之间泛舟,顿时感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舟车劳顿的疲劳之苦渐消,画中虽是一景,但是在离渊能够感觉到,这画中层层叠叠的有着数十种不同的意境。
略微的观赏了一会,离渊将《江山风水图》小心的卷起,放入随身携带的蜡纸筒之中,借以隔绝长江一带的湿气潮气,更好的保存这副意义重大的卷轴,随后离渊就翻看起闷嘴葫芦“瓮”中的另外一件物件,这是一本颜色深黄色的牛皮纸书,除了封面稍微的完好一些之外,其余的卖相当真是不堪恭维,里边的纸张枯黄状如秋天飘落的黄树叶,离渊小心翼翼翻开古籍的扉页,略微看了一下,保存的还算是完整,只是不知为什么这本书最后的几页残缺着,不像是在保存过程中损坏的,倒像是被人故意给撕掉了。
坐在随波漂流的船上,四周除了船桨划动水面的声音,四周寂寥无声,离渊细细的翻开那破的似乎随时都可能四分五裂的书卷,大概看了片刻,离渊的心神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