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能拿到两成分子,这还是包括了王况的一份在内的,按说王况是出主意的人,而且如果没有王况,其余人即便有再大的能耐,也整不出什么来。只是王况和林荃淼有自知之明,林家能参与进来,先不说能不能赚钱,先能和几个国公搭上线,即便是让他们倒贴也乐意,这其中的关节,林荃淼想都不用想就清楚,因此直接就以林家长孙的身份定了下来,估计回去后还能得到林老太爷的一番夸赞,说不定圈足的禁令也会因此而取消呢。林荃淼现在就已经在计划着,三不五时的把小姑姑拉了来当挡箭牌,和未婚妻见上一见。要说林家也算是开明,寻常人家的小郎要一直到洞房花烛夜才能见到新妇的真面目,而林荃淼呢,这亲事虽然是林老太爷挑的,但也是林荃淼自己点过了头后才下的聘。谁让林家这一辈到目前为止只有他这么一个男丁呢?即便林老太爷要按规矩来,估计老太太也不乐意。
林荃淼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去后一定要劝说阿公只拿两成份子中象征性的一点点,其余的全给王况,对林家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馅饼砸了下来了,再说了,自己今后肯定是要出仕的,如果大伯那房今后还不能添丁的话,林家的基业肯定是要由小姑来继承打点,而这几天看王况的表现,对小姑有那么点意思,那么这个小姑丈基本就没跑了,这么算来,王况的和林家的又有什么差别?
分赃大会完了后,程处默他们就有了心事,也没什么心思再吃下去,匆匆告辞回去准备了,地都好说,唯一最难的便是匠人,这可是难找。
见程处默他们走了,徐国绪冲王况诡秘的笑笑,从拢着的袍袖里鬼鬼祟祟的掏出一样东西,放到王况手上:“二郎你就不想在建安烧璃?”
看着手中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徐国绪没下来的装着辣椒酱的璃罐,王况恍然:要找工匠自然是徐国绪最方便,他就掌管着内府局,只要去查以前造的册,很容易就能找到现在已经离开了内府局的匠人,这么多年了,总是会有些人因这个那个原因离开的,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通过现有的工匠找到前隋时期的现在又不在册上的匠人来。
若真如此,倒也不错,自己在动身来长安的时候,担心不能在秋霜前后赶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