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南语诸岛规划(第1页)

养殖业还算是新兴产业,从事的人并不算很多,真正形成规模的,就是烧瓷,竹雕,种植经济作物等这些算起来还比较传统,也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产业。

比如说建宁的烧瓷业,有人专门从事瓷土的运输,有人专门搞瓷土的买卖,有人专门负责烧造,有人专门负责买卖瓷器,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种辣椒的则有种,收,晒,墨等等分工。

现在建州的近十六万人口中,真正种稻谷的人口,只占了一半,其余的一半,除了部分人种莲子,种栗子等其他作物外,不是从商,就是出去开小食铺,或者说养鱼养鸭等,还有人是专门从事竹器等等的手工业的。

王况得知慎家那个亲戚养鸡养鸭这件事情后,鼓动黄良出台了一个政策,那些从事养殖业的人家,只要能交足了应交的赋税,出够了徭役所要的工,州里就给这些养殖的产出定个最低收入保证,东西卖不出去?没关系,州里给你出面联系解决。实在不行,还有富来商行会以州里给出的最低价收够,这最低价格,虽然不能让你赚钱,但至少,你顶多就是亏了点人力而已。

同时,为了保证大家不一窝蜂的都去从事同一行业,也规定了必须先向当地衙门报备,准备做哪一行,由州里根据先来后到统一安排。现在建州往北的通路已经有三条,也有人学了魏小五在洛阳搞的车马行,在建安干起专门从事运输的行当来,但是马跑得再快,那也不如后世的汽车火车快,许多东西,运不了那么远去,所以,这才需要统筹规划。

十六万不到的人,王况还是感觉到人口的短缺,在他给黄良画出的大馅饼里,种粮食的人不用多,三四成就够,其他的人都要有自己的产业,把建州打造成一个基本上什么物资都不缺,都能自己产出的富裕大州,没资源?那有什么关系,咱建州人有钱,瓷土都可以去外面买,其他资源不能去买么?

李老二让徐国绪带来的第二个口谕,那就和王况没多大的直接关系了,说是朝廷准备在霍米艾米岛上设立一个军(这个军,可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军,而是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可以直接理解为军事管制区),统辖周边岛屿,这个军暂时就还由李业嗣所管,这又是开了一个大唐的先河了,一般地说,军的行政级别比县要略高,比州略低,但将领的级别可不低,通常都是由正五品上以上的将军统领一军之民事,军事。李业嗣以一个中州镇将的身份,本来是不可能还领一军的,现在这个惯例却是被打破了。

至于说图虎族人的安置,也并不难,才一千多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