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问策(第1页)

txt电子书下载**「域名请大家熟知」第四二九章问策

李世民去了一个月就回转长安了,现在大唐早就是粮丰仓满,他之所以还坚持“就食”不外就是不忘困苦之意,去的时候花的时间比较长,有半个月,其中一半的时间都是因为走走停停,一路考察民情而得来,在洛阳又呆了几天,然后就打道回长安请牢记

才回长安,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把王况召进了宫去,王况刚到,还没坐稳,李世民劈口一句话就问了过来“二郎,朕观京畿百姓这耕一停下来,似乎就没事可做了,这似乎和建州大不同,朕听从建州回来的禀报说是建州百姓一年到晚,只要他们愿意,都有事可做,都有钱可赚?”

本来李唐虽不轻商,但也不重商,在以前人看来,如果大家都跑去从商了,那地就没人种了,本来就已经是地广人稀的,这人一跑了,没人种地,可是大事

但这些年建州的榜样摆在那,建州重商,却没有出现地没人种的结果来,而且家家户户还都粮仓满钱袋鼓的,有这么个实例,也就不再有人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了以前李世民去洛阳“就食”都是等到长安洛阳一带的小麦快熟了,这才动身的,一到的都是农忙景象,所以也就没想到这一层,这次是提前出发,就被他看到许多人家农闲无事可做来

如果都能有建州那样,大家农闲时能赚点钱,百姓福足了,朝廷收的税也就很顺利,建州不就是这样么?如果大家都有了钱,就能少交物税,多交钱税,朝廷有了钱,想干什么还不是很容易?

而且,大家都有事做还能带来其他的好处,治安自是不必说了,有活干,有饭吃,有钱赚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去干活的,除了那些少数游手好闲的人外,如此,偷激摸狗的事情也能少许多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百姓都能安居乐业,那么对朝廷的敌意就会降到最低,有人想要生事也是没法做到一呼云集的地步,朝廷要镇压也容易得多

这是要让自己把建州模式推广出来了?

表面上看来,建州模式收到的效果很是不错,但适合建州的未必就适合其他地方,不是没有人仿过建州例,朝廷对这些跟在建州后面跑的几个州也大多都睁一眼闭一眼的不多加干涉,但其他州的效果却是没有建州那么明显

就比如,建州的发展,那是前期有王况引导,用了作弊器找来辣椒和番薯打了个基础,后期有个天下大比做为火车头的,王况之所以能在建州获得成功,那是他本来就对建州各地的物产了解,也知道那些物产真正应该有的地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