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言,说是孙思邈是出生于晋,迄今已有几百岁了,端的就是个活神仙,这也是他被称呼为老神仙的一个由来。
孙思邈也是从没反驳过这类的话,这时侯,敬鬼神是非常的普遍,有了活几百年的传言在,那么他在行医之时,遇到的阻力也就非常的小,基本上不会有病人怀疑他的医术而至耽误了病情。
孙思邈来长安有两件事,一是应了皇帝的诏,来给长孙皇后复查病情;二就是为了建安而来。
这两三年里,他都是在中原各地行医,并不是王况所猜测的在西南大山里找药。因此,许多关于建安王二郎的传言是没少灌到他耳朵里,先是王二郎调理好了连他都觉得棘手的长孙皇后,虽然并未痊愈,但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是肯定的,只这一点,在他看来,比起自己来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再就是李世民的广贴诏书,说是王二郎得了绝症,恐怕非其师傅不能医治,诏书上隐隐的还提到王二郎的师傅可能是个大德,这也让他觉得王二郎有师傅或许是真的,也存了找个机会去建安的念头,或许王二郎的师傅是自己的某位老友也不定。
还有就是天下大涝,悟能发动佛门子弟所做的一切,他都听说这主意好象是王二郎出的,而且这么大的灾情,却能短时间的平复,没死多少人,天下也没因此而动荡,这后面隐隐的都有王二郎的影子。就凭了这点,孙思邈觉得王二郎和自己基本是同一路人,他是医患者,而王二郎比他高明许多,是医天下。这样的人,那是必须见上一面的。
本来他是打算一路行医寻药,云游到建安去的,但因他的名头实在太响,加上他也不忍见到有人被病痛折磨,所以一路上行走走停停,有时候在一个地方逗留下来就是几个月,行得实在是慢。
但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他觉得不能再耽搁了,一个是有传言说是建安有人知道如何治冷热病,这可是疑难杂症啊,自己都没办法,谁能有这个办法?难道又是王二郎?另外一个就是建安小食中毒事件,他路上也医治过那么两三个中了毒的食客,凭着经验,一眼就看出那是投毒,是有人在背后搞怪的。
自己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虽然是没有民间传的那么玄乎到了几百岁的地步,但医者最基本的就是要会察言观色,这些年里,见过各色人等没一万,那也有八千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事也没少见的,想都不用想,他就看出了,这是有人针对建安而去。
也恰恰是因为他见过中毒之人,心中对那毒有着他自己的判断,正好,皇帝一直要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