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升官了(第1页)

这圣旨来得很是突兀,按理说,如果有什么消息,干太医既然是奉了赢老头的命来帮着王家,那么有什么消息是断没理由不透露透露的。

而且据干太医说他们来建安是一路没停的赶过来的,就是为的担心陈丫儿早产,这年头,早产很是正常,而夭折又多半是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如果按这个来推的话,干太医一行连随从只有五六人,可谓是轻车上路,行路速度并不慢,而天使则是浩浩荡荡一大票人马,行路速度是没法和干太医他们比的。

也就是说,天使和干太医出发,应该是干太医前脚走,天使后脚就出发了,相差不过那么三五天而已,如果是天使先走,干太医后走的话,那么他们知道消息肯定会告诉王况的。

李老二又想整什么妖蛾子?

天使现在人在须江,这还是须江县够意思,人才到就马上派了人通知唐兴,唐兴那边一接到信也马上派人来通知。

如此就给了王况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然而第二天夜里,岑余子派来的人说,瞧不出天使的神色是好还是坏,天使到了唐兴境内,也不进县城,直接在城外的驿站歇下了,倒很是低调。

很是低调?莫非又是李老二的私事?若是朝中大事,目标是建安,而唐兴又是建州境内,那天使肯定不会这么低调的了。

不过猜测来猜测去终究是无用,反正王况也不担心李老二会拿他怎么样,自己又没犯大错,就是一些因为不熟悉这时代的律法而犯的小错,也都是为了建州着想,功劳是大于过错的,最起码,也能功过相抵吧?再说了,自己也是一直窝在建安这个偏僻地方,很是安分很是低调啊,没的理由拿自己开刀,李老二不是那样的人,这普天帝王,一直到满清结束,只有两个是不会干出那种过河拆桥的事情的,一个是朱棣,另一个就是李世民了。

黄良也很淡定,毕竟是李世民帐下的老人了,对李世民的了解比建州其他官员都深。他甚至打趣起林明来:“瞧瞧二郎,再瞧瞧你,老夫怎么都不相信你是在官场浸淫十数年,而二郎不过才为官两三年的。”

林明撇撇嘴:“聃公这说哪里话来,二郎自是不怕,你没听上次徐监丞说的么,第一次面圣,二郎就根本没怕过。”

“嘿嘿,那倒是,二郎是什么人?某倒真想抽了空去南山看看,二郎的师父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调教出个如此出色的弟子。听说是个大肚和尚?”

大肚和尚的雕像林明在王况雕的时候就见过了的,王况也没跟他说这是谁的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