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晚上从咸福宫里劫了万岁爷,可转眼,就传出了宣妃娘娘协助皇后娘娘办赏花会的事情,不知道这里头底细的人看起来,都觉着那是万岁爷对皇后娘娘的一个警示。要说起来,弄个这样的宴会,又费得了多大的精神,一切都有内务府的奴才们呢,皇后娘娘只需看看内务府拟定的章程,点头或摇头,自有人操办去。现在这样让宣妃协办,怎么不是给宣妃长脸了?又是对皇后娘娘的敲打吧?
那宣妃娘娘的体面是从哪里来的?无非是看着太皇太后娘娘呗。所以说,还是要奉承太皇太后娘娘才是正理儿。
康熙说出那话时想没想到过这些呢?芳仪估计康熙是想到过的,只是既然要给足太皇太后娘娘的面子,芳仪面上确实得吃点儿亏。而且,康熙还正要这样的场面。因为,就算是芳仪面上吃了点儿亏,可她是当今皇后娘娘,除了万岁爷和太皇太后娘娘,谁又能怎么了她的?明着给自家长辈面子,暗地里给自己媳妇实惠,这可不正是世上那些要做孝顺儿子却又心疼自己媳妇的男子惯用的招数?
宫里人本来就一心奉承着太皇太后娘娘,而现在一时间宣妃的风头也很健。坤宁宫是个要紧的地方,而且皇后娘娘也是喜欢安静,所以除了请安,那些宫妃并不敢多踏足坤宁宫。更有万岁爷不喜人借着拜访、伺候皇后娘娘来“偶遇”圣驾,所以,这些年来,坤宁宫倒是挺太平的。而现在咸福宫倒是挺热闹的,本来宣妃就是宫里后妃中除了皇后娘娘外地位最高的,现在又因为这些事情,更是有人捧着了。这一风头,在传出那个赏花会可能的用意后,更是达到了顶点。
宫里历年来都没有说请人来赏花的,这会儿怎么突然来了这个说头?要说,这宫里聪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群策群力的,自然就有人想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上了。而且,这请人的名录虽然没有见着,却有听说,除了请那些当家的福晋外,还有些十至十四岁的格格们。那这赏花的意图,也就很明显了。请来的人是赏花,可那些年岁正好的格格不也是花骨朵儿等着人赏鉴吗?
既然有这样的意味,还让宣妃协办,怎么能不让这些人胡思乱想呢?而宣妃的风光,又怎么能不好呢?
有人奉承,自然也有人不服气的,更别说那些本来心气就高的。风光好,也可以说是靶子亮吧?万岁爷,您真的只是恩宠,不是树靶子?
其它的人不说了,只说那个佟佳氏却是悔恨交加的。别人说的那些,她也知道,可她知道的更多,所以想的也更多。转眼间,万岁爷接了侄女进宫陪伴太皇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