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堂突然跑来发牢骚,是为接下来的谈话作铺垫。乔岩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不能戳穿,顺着思路道:“老领导,有些事说不清道不明,尤其作为小辈,更不能妄自猜测。您的能力和水平,是得到临江县老百姓认可的,就凭这一点,这辈子足够了。”
张书堂哼笑道:“老百姓认可能怎么样,他们能提拔我吗,还是在选举的时候帮我投票?乔岩,别安慰我了,政治和群众是无关的,人人喊你是好官,不如领导一句话,这就是现实。”
对于张书堂的安排,乔岩也觉得上面的做法欠妥。就算要给齐佳伟腾位置,好歹和前几任一碗水端平,不给常委,哪怕副市长也行,反而降格到了人大,确实对他有些不公。
上面的每项决策都是深思熟虑的,虽是省管干部,调整县委书记也要征求市委书记的意见,说明张亚伟当时没给他说好话。俩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只有他俩知道。
不过,乔岩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张书堂在某次会议上和张亚伟顶了嘴,而且安排的事情没有落实到位。这些看似是小事,却在大事面前是致命的。
如果张亚伟格局够大,不予计较,说不定还能递好话,要是心眼够小,那算是把一盘好棋搞砸了。
对于张书堂任临江县县委书记,当时市里争议很大。从纪委书记直接跳到县长位置上,又很快接任书记,不是他的能力出众,而是因祸得福,上任省纪委书记选树的典型,必须有个交代。后来,领导调走了,他当年的壮举也没人再提了。
说到底,还是根基弱,没人在关键时候帮他说话。尽管付出百倍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这和提拔似乎关系并不大。齐佳伟来临江县糟蹋了一顿钱,不也照样提拔了吗。
别看他一把年纪,政治还是有些不成熟,倒像是整个世界都欠你的。幸亏他没和林成森说,说了估计人大都待不了了。还反衬乔岩当时只是个科员,要不是乔岩涵养高,换做其他人,估计之前建立起来的感情就一笔勾销了。
不过,他说得倒是有一定道理,政治和群众确实距离较远,但不是没关系。如今是信息时代,可不比从前愚钝闭塞落后,得不到群众 的认可,上面用人肯定会参考的。
乔岩看到烟抽完了,立马给续上道:“书记,有些话和我发发牢骚就行了,和外人还是少说点。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拱火,去落井下石,真正为您的没几个人。何况和他们说了也没用,传到领导耳朵里……并不好。”
张书堂侧头目不转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