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南巡见闻 第二十一章 暗潮汹涌(第1页)

弘昼的眉头拧成一团,当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永璋的时候,而且是无巧不巧的出了这些问题,未免让人怀疑起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另有幕后主使。永璋就算是欲令智昏,也不会留下这么多把柄给人去抓。

永瑜手里正在翻着内务府递上来的折子,指甲已经在雪白的贡宣上划下重重的痕迹。这种标记只有下面的官员能够心领神会,也就不会错办了差使。巴勒珠尔专心致志在看着那份跟缅甸两军对峙的奏本,紧皱的眉头比自己只怕越发紧。

永瑜会不会是幕后主使,永璋是唯一一个比他年长的皇阿哥。虽然前面还有个永璜,已经是病入膏肓,几乎就是个废人了。下面的几个,永琪算是有出息的,可是生母位份不高,加上自己也是个药罐子病秧子,没有哪一个能够跟永瑜相比。如果永璋也因为这个翻身落马,那么永瑜就是毫无疑问地皇储。

只是永瑜出身已经是高于所有人了,早就有听说正大光明匾后的名字非他莫属。又何必为了这件事自毁长城,若是别人想要栽赃给永瑜的话,永瑜犯不着为此推波助澜。这件事可谓是疑点重重,最要紧的是皇帝心里也有自己的一本账。皇帝一旦认定这件事是永璋做的话,那么永璋以后都不用再想有任何机会能够染指皇位了,这一招真是够损。

真是永瑜的话,只怕将来会出一个跟皇考一样的命世英主,况且皇家的骨肉之间真的是讲不得任何亲情。圣祖晚年出现的那些故事不是没经过见过,如果说皇帝膝下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怕所有人都不是永瑜的对手。同母所生的兄弟三个加上两个姐妹,偏偏这两个姐妹所选的额驸又是蒙古世家王爷,这样的擎天保驾臣子和兄弟姐妹在身边,谁能说胜得过永瑜去?

如今的中宫皇后有多受皇帝宠爱信任,所有人都有一双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而这个皇后正好是永瑜的生母,既是生母为皇后又是满洲上三旗的出身,永瑜根本就用不着做这些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坐到储君的位子,永璋就算是最年长的阿哥也不会碍着永瑜的前程,实在是不值得。

“五叔,您都对着这本折子半个时辰了。”永瑜看着弘昼愣愣怔怔,有些怔忡的神态:“是不是哪儿不爽快,叫凌国康来给您看看。”

“我是一下子出了神,没事。”弘昼回过心神:“你方才跟我说的事,我还是要好好想想。这件事毕竟是你皇父最挂心的事情,况且两国交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定夺输赢的。”

“这两天怎么没瞧见二哥,五叔您怎么又不叫他到宫里念书了?”永瑜虽然已经是皇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