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入雁门关(三)(第1页)

( ) 看着一群大老爷们被打击得心冷嗖嗖的模样,我不禁也有些疑惑。

“这是为什么!将军!”

“将军担心吃败仗?”

“因为时机未到。”

“我雁门将士何曾畏惧过?现下无后顾之忧,正是攻打的大好时机啊!”

李牧很干脆地回答:“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攻打匈奴,而是等待昭令。你们别忘了,因为秦国,朝中局势已经一片混乱,文官武将自顾不暇。而公主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救回,若是王上下令护送公主继续和亲,势必得从雁门关调出兵马护送……”

他还没说完,底下众将领便又想抗议了:“可是将军……”

“停。”李牧大手一挥,扫去一眼,令众人不由得噤了声。

并不是声色俱厉地以身份压人,也没有站在高处的倨傲凌人的气势,更不是咆哮如雷,而是能让众人甘心臣服的坚定:“匈奴自王上登基以来,迅速揭起的强盛兵力也不容小觑。暂且不说攻打之后是胜是败,我军必定元气大伤。届时,不论在护送和亲之路上还是雁门关的守卫上,出了半点差池,后果都难以想象。”

“将军说的不错。”宋博擎站起身,温温地笑着,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说着话,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或许眼下是我雁门将士们气势强盛,但公主和亲,却关乎赵、燕两国的大事。有了前车之鉴,这次自然不能再出半点差错。眼下,等待昭令才是首要。若是各位一个按耐不住,”温淡的眼扫视了一圈,他笑得极度和蔼:“往轻了说,吃了败仗是小。往重了说,你们也知道……此刻朝中局势不稳,若雁门关失守了,赵国,则必定节节败退。”

两人一左一右,将众将领说得心服口服。虽然仍是不大愿意,却也觉得话中有万分的道理。不禁又叹又气。

看着一个个大汉子满脸失落地走出去,我突然觉得这画面颇具喜感。

……

“昭令什么时候会下达?”

我坐在椅上,好整以暇地问。

“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回王城。公主只要静待消息便可。”宋博擎温吞地鞠一躬行礼,然后笑得很温柔。

快马加鞭?

古代可没有通讯工具,随便一个“快马加鞭”都得上个把月,来回一趟那就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

时间过得不慢不紧,虽然等待的日子很悠闲,但着实无聊的紧。

李牧痞归痞,却是没有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