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正懒洋洋的躺在店子外的藤椅上,一副知足安乐,顾养天年的架势。惹得一旁的丫头抿嘴格格笑个不停,我白了她一眼,没理。心说反正这会儿还早,没生意,抓紧时间在睡他个回笼觉。
结果被一个老头子打扰了我的好心情。
“嘿,你这儿收不收卖古董?”老头问。
看样子也就是随便问问,我心说你这不是废话么?
当然我还没到给客人摆脸色的地步,其实我做这行挺有天分的,什么人看一眼基本就能确定什么等级,看他样子也拿不出什么好货色来,也就敷衍他,“当然,只不过这年头生意不好做,所以价格上会低上一些。”那意思是没好货赶紧滚蛋,别耽误大爷我睡觉。
做我们这行,讲究的就是一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老话了),平日里清闲惯了,最讨厌伺候那些一知半解的客人,不懂和都懂都好说,就怕那些一知半解又喜欢冒充专家的客人,有时候硬是拉着你从古说今,这典故那典故的,其实就是一个袁大头的事情,遇到这种客人,我捶他的心都有了。发展到后来,只要看到那些过路客,就直接放哀乐赶人。不过最近我是空闲的也有点过分了,眼看旺季快过了,也不见什么好东西进来,所以也有点耐不住。
“好,那我打听一下,你这里收不收“土货”?”
我一听,脸“唰”一下子变了。“土货”的意思可不是土特产,在古董这一行里,“土货”就是刚从土里掏出来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盗墓贼刚从墓里扒出来的。其实这在内行里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古董它不比别的物件,这玩意儿不能生产,也就是说你砸了一个,这世界上就少了一个。那么古董从哪儿来?一般人都以为那是中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就是从民间收回来的。那是屁话,想想自己手机给砸地上多少回了?那些石头铜铁还好,瓶瓶罐罐的基本一碰就碎,几千几百年下去,随便那一代给碰一下就没了。能剩下多少?
其实市面流传的东西,顶多只有三成是来自于民间,其余大多都是从古墓里顺上来的,少则几天前,多则几百年。而刚从墓里掏上来的东西,无论多大来头,哪怕你是和氏璧呢,都只能叫“土货”,因为土腥子味还没有去掉。要放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式被称作古董,然后分类。
而收“土货”。就是在它们刚出土的时候就收过来,这样价钱会比较便宜。但是风险不小,先抛开其他的,它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实这种事情也解释不清楚,反正“土货”本身邪门儿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