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1页)

平北侯爷的生辰过去之后没几天,就到了三月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三月三上巳节的情景。郁清和提前一天就说了,到那天,阖府女眷都可以出去踏青游春。

哎哟,沈宜织自打来到古代,这还是头一次能出门去正经地“玩”。她现在真的可以理解古代女人为什么总喜欢宅斗了,你说,天天的闷在家里,当家奶奶还有个管家理事,那些姨娘们就闲得要长毛,不斗做什么呢?

连宝兰和青枣儿都有些兴奋,忙忙地在箱子里翻衣裳。多亏王家姑奶奶给做了不少衣裳,否则沈宜织还真没有能穿得出去的。本来姨娘在公中是有份例的,像沈氏姐妹这样的良妾,每季衣裳三套,这还不包括少爷少奶奶们心血来潮做衣裳的时候姨娘们沾光的份,说起来,不大有出门机会的姨娘足够穿了。

可惜沈氏姐妹来的时候不好,春装已经做过了,夏装尚未开始,所以她们两个入府半个月,一件新衣裳也没有做。啊不,沈宜红有一件,是用孟玉楼赏的那海棠红的料子做的。

一家子女眷们在二门准备坐车的时候,沈宜织就看见了沈宜红,穿着一身海棠红的斜襟长褙子,头上倒是素素净净地只戴了一根金钗另两朵米珠花钿,看上去倒是青春宜人了。

相比之下,韩姨娘就显得憔悴多了。也不知是不是熬夜抄经书的缘故,眼圈都有些发青,虽然穿着鲜亮的杏黄色,站在沈宜红身边却成了沈宜红的陪衬。

红绫穿了身茜红色衫子,头上不戴簪环,却在鬓边插了一朵杯口大小的堆纱杜鹃花,虽是假花,颜色却是红艳如真,直衬得她如一团火一般。旁边的灵芝也换了身藕合色新衣,沈宜织还是头一次看见她打扮整齐的模样,虽不如红绫艳丽,却也别有一份精致,看起来并不输与秋晴。

二房的姨娘们也都出来了,沈宜织一眼就先看见了秋晴。虽则前几日丢了那么大的脸,但秋晴看样子倒仍是十分得宠的,穿着一件湖蓝色新衫,头上插了一朵白玉雕的莲花头簪子,细细的腰身用一条月白色带子一束,真是如同细柳一般。脸上的掌痕已经消了,一张脸白玉也似,只唇上薄薄涂一层口脂,便显得十分娇艳了。

沈宜织发觉韩姨娘冷冷地盯了秋晴一眼,眼中神色冷硬。当初这是她用来拉拢郁清和的一张王牌,如今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成了郁清明的宠婢,反而她自己在大房的地位一落千丈,远不如前。

秋晴却对韩姨娘的目光视若无睹,反跟旁边的丹榴小声说笑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