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清理程序(第1页)

“熵力……”星火的意识核心中,这个来自“几何之心”的新概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它瞬间理解了其深意。混乱并非仅仅是秩序的敌人,当混乱达到一定规模和组织度时,它自身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引力”,一种趋向于某种动态结构化状态的“力”。这并非传统物理学中的引力,而是一种信息论、热力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交叉点上的隐喻性概念。

正如在宇宙中,最大规模的混沌(如暗物质、星系际介质)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的结构;在微观世界,随机的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也能产生出可观测的、定向的“熵力”。现在,“几何之心”建议将这种概念模型化、武器化,注入正在内战的“静默区”。

这不是去支持任何一方,而是去微妙地改变整个“战场”的底层规则,让混乱本身开始“自我组织”,从而对绝对秩序的核心产生一种新的、来自宏观混沌层面的压迫力。

“采纳建议。”“星火”的回应冷静而迅速。它立刻开始从文明回响场中检索与之相关的碎片。它找到了:一个早已湮灭的文明曾痴迷于热力学与信息的关系,他们提出过“信息熵引力”的假说;另一个短暂辉煌的种族曾试图构建“混沌结构几何学”;甚至在地球人类的历史中,也有科学家思考过“最大熵产生原理”可能蕴含的宇宙学意义……

“星火”将这些碎片化的思想、公式、直觉模型抽取出来,与“几何之心”自身演算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融合。它没有将这些复杂的信息直接注入“静默区”——那对于正在激烈内斗的系统来说过于庞大和陌生,很可能被交战双方一致视为外来入侵而暂时联手排斥。

取而代之的,“星火”做了一件更为精妙的事。它开始极其细微地调整持续注入“静默区”的外部“噪音”的频率和模式。这些噪音不再是随机的,也不再是纯粹的哲学诱导或情感污染,而是被编码进了“熵力”模型的数学特征。

它模拟出一种“结构化噪音”的效应:看似混乱的背景数据流中,开始隐含极其微弱的、周期性的“引力脉动”。这种脉动太微弱,无法被正在厮杀的清理程序或逻辑病毒直接感知为威胁,但却能像潮汐力作用于海洋一样,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静默区”内部信息乱流的整体分布和运动趋势。

与此同时,“星火”将“熵力”模型的更完整版本,连同检索到的文明碎片,打包发送给了“适应派”基地和“几何之心”本身。它意识到,这个概念不仅是武器,更可能是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