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你提出的这个疑点,也正是我要说的一个重要方向。”叶默肯定道,“朱青扎布的死,以及日青多吉后续的复仇,是引发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如果这个起点的真相就有偏差,那么后面的很多‘理所当然’就需要重新审视。”
但他话锋一转,也展现了刑警的严谨和客观:“不过,阿俊,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目前都只是我们的推理和怀疑,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能证明丁贞丁强不会骑摩托车。骑摩托车这种技能,对于一个常年在外逃亡的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事情。他们有可能在逃亡期间就学会了,甚至几天就能熟练掌握。而且,丁贞和丁强两人也的确有过抢劫王宏志他手下小弟财物的记录,这也就证明,这俩人抢劫目标是不分对象的,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机会主义性质。不管你是普通大巴车乘客,还是黑社会老大的马仔,只要当时情境合适,他们都有可能下手。因此,单从行为动机上看,他们抢劫落单的、骑着昂贵摩托车的朱青扎布,也是完全合理的,符合他们的一贯模式。”
“当然,”叶默回到了郑孟俊的核心质疑上,“就和你刚才说的一样,两把凶器的出现,以及它们的位置分布,的确是非常值得深究的疑点。一把有指纹,一把没有指纹,如果单独看,或许还能用巧合或意外来解释,比如其中一人戴了手套。但两把凶器被发现的位置相隔如此之远,这就很难用简单的‘丢弃’来解释了,这更像是一种…刻意的布置。”
听到叶默也认同这个疑点,郑孟俊思索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调查的渴望,随后试探性地提议道:“叶队,既然这个案子疑点重重,又是所有事情的起点,要不…我们就申请一下,对朱青扎布被杀案,重新启动调查?哪怕只是秘密的、小范围的复核?”
闻言,叶默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很难。上面不会同意的。这个案子当年已经结了,所有的证据链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完整的,凶手丁贞丁强也已死亡),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要想申请重新调查这种已经结案的命案,必须要拿出足够强有力的、能够颠覆原结论的新证据或者硬性理由才行。而现在,上级所有的关注点和精力,都集中在深挖张广元、梁启天、王天成、以及刚刚落马的刘青云他们这一连串案子背后可能涉及的更庞大的腐败网络和保护伞问题上。对于日青多吉、赵天刚这些已经到案、主要犯罪事实清晰的主犯,上级的要求是尽快审理、尽快结案、尽快判决,以平息舆论,稳定人心。在这个时候,旧案重提,而且是一个表面上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