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霍桑实验(第1页)

“我给他们涨了工资,他们的效率降低了;你什么也没做,他们的效率差不多提高了一倍。云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没坐下,张振林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得向你介绍两个人。”周云涛应道,并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谁?”张振林问道。

“一个叫泰罗,一个叫梅奥。”周云涛道。

“啊?鬼佬?他们是你同事?”张振林不自主地表现出了惊讶的神色,“这个关你同事什么事?莫非是你向他们电话求助过了?”

“扑噗”一声,张程生禁不住笑了,周云涛也笑了,见张振林有点尴尬,便说道:“我倒希望他们能做我的同事,不过,他们都是近百年前的人物了。”

“行了行了,你接着说吧。”张振林知道自己闹了笑话,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两个近百年前的外国人,自己不知道,那也是寻常事,没什么好笑的。

“先说泰罗,他是管理科学的鼻祖,通俗一点说,大部分知道他的人,都认为他是管理科学的祖师爷,就跟大家都认为蔡伦是造纸行业的祖师爷一样。”周云涛道。

“那他做出了些什么样的成绩呢?”张振林不耻下问。

周云涛摇摇头:“张叔,泰罗的事迹,说很久也说不完的,我们下次再说。关于泰罗,他的一个观点是:人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的,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与此同时,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条件,所以管理者应该关注动作分析、工具设计、改善条件、制度管理等。也就是说,你想要工作的效率高,想要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只要多给工人钱就行了。”

“对啊,他的观点我很赞同。云涛,你应该知道,我们厂里的工人都是农村来的,他们来打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钱吗?你想要他们工作积极点,不多给钱行吗?”张振林对泰罗的观点深感赞同。

周云涛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驳,接着说道:“所以,根据泰罗的这个观点,管理学界把他观点之下的这些人称之为‘经济人’。”

“我管它‘经济人’还是‘政治人’,这跟我们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呢?”张振林见周云涛说了半天还没说到重点,禁不住问道。

“与此相对应的,不是‘政治人’,而是‘社会人’。‘社会人’的提出,梅奥是居功至伟的。”周云涛道,“在解释什么是‘社会人’之前,有个管理学上最著名的实验,叫做‘霍桑实验’,可以跟张叔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