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军失望的是,卡米2火力薄弱,防御能力低下,对坚固的火力点一筹莫展,重机枪和迫击炮也能轻易的将其打成废铁。慢慢的,跟在坦克后面的日军越来越少,大家都认识到那是靠不住的薄铁皮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炸成一团火球,其连接车体装甲板的大量铆钉会向四周迸射而出,在其附近的日军步兵死伤枕籍,极为冤枉。
由于日军地面部队的薄弱火力,日军经常被火力猛烈的新唐军队压制,进攻者被守军压制,已经无法再承担失败后果的日军再一次发飙。每个人都被命令,挂上所有的手雷,能分到炸药包的就人手一个,向新唐军发动肉弹攻击。同时,日军炮兵也冒着弹雨将火炮推上一线,对准新唐军防御工事进行直瞄炮击。用处不大的卡米坦克则用1门37毫米炮和2挺7.7毫米机枪努力想压制住新唐军的火力点,掩护步炮攻击。
激战持续到19日夜间,在后续登陆的陆军部队的支援下,日本海军陆战队终于夺取了新唐军的海滩防线,构建起一个稳固的登陆场。
20日上午,日军开始清理战场,一具一具,不,应该说是整车整车的尸体被运上在滩头等待的船只,这些为国战死的军人即将启程归国,家乡的亲人正在翘首以待。战争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已经阵亡超过120万,能够马革裹尸,返回故里的不足百分之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前两天激战中英勇捐躯的一万三千多日军官兵是幸运的,还活着的人没有一个知道自己能不能看见明天的朝阳,是否还有机会回到家乡,即使已经成为一具尸体。
清理工作一个上午都没有完成,在清理出几条通道后,日军的重装部队开始在滩头卸载。高炮旅团,重炮旅团,战车联队。。。在海面上等待了太久的日军主力终于踏上了战场。
火力兵力大增的日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却在新唐军的誓死抵抗下收效甚微。日军第4重炮旅团装备了30门240毫米重榴炮(弹重200公斤,射程10300米)和20门270毫米重迫击炮(弹重134公斤,射程2400米),这些威力惊人的**摧毁了大量防御工事,可在新唐军师属炮兵155毫米榴弹炮的远距打击下(射程15公里)损伤也是惊人。
日军97式中型战车和1式中型战车的突击也遭遇了新唐军队大量装备的57毫米反坦克炮和87式中型坦克的有力反击,损失甚巨却进展有限。
为了增强火力,日军将高炮旅团拆散分散配置到前线部队中。射速相当快的高射炮完全能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