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战争车轮(第1页)

唐历391年6月3日,德意志帝国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事情还要从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分割波兰之后说起。波兰战役的成功让德意志帝国的信心高度膨胀,四处寻找下一个目标的德国人看上了近在身旁的小国捷克斯洛伐克。其实这个国家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尤其是它的军火工业,最著名的就是斯柯达兵工厂,每年都要向很多国家出售大量的武器弹药。

捷克斯洛伐克位处中欧,向东可以作为德国进攻俄国的桥头堡,向西可使德国在进攻法国时免去后顾之忧,向南则是德国进攻巴尔干半岛的前沿阵地,所以成了德国的必夺之地。

德国人借口在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长期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要求能够获得自治的权利。这种类似国家分裂的要求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当即拒绝。德意志帝国遂在两国边境集结了大军,威胁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将动用武力争取。

国小民寡的捷克斯洛伐克在国内进行动员的同时,向英国和法国请求支援。

然而,作为盟友的两个欧洲大国,却把自己的算盘打得很精。他们在上次战争中的巨大损失使现在的领导人完全没有进行战争的勇气。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警告法国政府: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没有和平解决,法国就不应对英国的态度抱有错误的幻想,英国不会采取行动阻止德国发动战争。和平主义者占主流的法国政府暗自欢喜,英国人有言在先,他们就以此为理由拒绝履行盟约。势单力孤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只能同意进行谈判。

英法两国政府建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意德国人的要求,否则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便得不到保证。消息传出,捷克斯洛伐克举国愤慨,政府也断然拒绝接受。英法两国以极其强硬的态度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调停,就要承担挑起战争的责任,而英国将置身事外,法国也不会履行任何义务。无法承担战争的小国最终屈服了。

见到成功在望,贪娈的德国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德意志人占半数以上的地区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不占多数的地区则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此外,还要满足德国的盟国匈牙利和波兰(德国在占领西波兰后成立了所谓的波兰政府,但政府主要成员全部是德国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民众义愤填膺,要求政府抵抗侵略,然而,政府却没有抵抗的信心,虽然拒绝了讹诈,却仍希望英法两国能够调停成功。

英国首相张伯伦向全国发表讲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