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拉威西岛北部的基地群略有所成之后,新唐海军陆战队开始在马鲁古海南端的苏拉群岛登陆。
在抢滩过程中新唐军付出了一定的伤亡,随着向内陆挺进,日军抵抗所起到的效果越来越差。原因在于,新唐军队已经适应了在热带海域进行的岛屿登陆战,对攻击坚固工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整了攻击战术和火器配置。与之相对应,每次战役都是全军覆没的日军根本无法总结经验教训,如果不是新唐帝国的报纸披露的那一点消息,日军甚至不知道那些损失的部队遭到了什么程度的打击。因此,日军的防御措施和战术还是和刚开战时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变动,对此烂熟于心的新唐军队不能说打的得心应手,也称得上是稳步推进,伤亡数字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7月15日,新唐军航空兵偷袭日军在班达群岛上的几座机场,虽然被及时发现,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机群将日军彻底压垮,不仅航空兵全灭,防空炮兵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新唐舰队也开始炮击班达群岛的主要岛屿布鲁岛和塞兰岛,日军惊恐的发现,新唐军队已经楔入至东印度群岛大约一半的纵深。为了阻止新唐军队的进一步突破,日军多方抽调组织航空兵力准备与海防舰队一起发动反击。
17日,第14海军陆战师登陆布鲁岛,当天夜晚,日军就开始了反击。12艘澳洲造船厂建造的小型潜艇率先袭击新唐军的运输船队,由于性能上的限制,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绩。次日,700多架日军战机分批次空袭新唐船队和布鲁岛上的新唐军队。游弋于附近的航母舰队的海军舰载航空兵,苏拉群岛上驻扎的海军陆基航空兵,苏拉威西岛北部的陆军航空兵(由于距离太远,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都挂载了副油箱,奔赴战场时用副油箱的油,遭遇敌机时抛掉副油箱进行空战,机内燃油的装载量足够空战或巡逻以及返程所用)则出动大量战斗机进行护卫作战,整整一天的空战让唐日双方的官兵们叹为观止。
三天的大规模空中作战,虽然日军又增调了200多架战机,还是没有取得空中优势。损失惨重的日军航空兵不得不采取零散攻击的战术,却同样一败涂地。这几天的夜晚,日军潜艇和鱼雷艇频繁出动,对新唐船队发起了多次攻击,却在护航舰队的努力下收效甚微。日军没有达到作战目的,除了100多架战斗机,新唐军队并没有什么损失,日军苦心积聚的海空兵力却消耗一空。
澳大利亚的军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战机,所以日军的战机数量是足够的,问题出在没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