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浪再起(第1页)

唐历398年7月,英**队与后期加入的美**队协同作战,将非洲的意大利军队全部歼灭,北非和东非全部被英美联军所控制。通往阿拉伯半岛的交通线被打通了,大批援军涌入了这片原来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但支援印度真的是不可能了,先不说印度英军已经败像尽显,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波斯帝国无论怎么都不肯向英美军队提供陆地通道;新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也牢牢的控制着印度洋的制海权,海运通道被堵塞;空运由于成本太高也被认为不可行,况且空运航线要么经过波斯帝国领空,要么经过印度洋上空,这也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唐历398年12月,燃烧了将近2年的印度终于平静了下来,由于英国势力的被清除,印度本土的各种势力都开始与新唐军接触,期望能得到一些自治的权利,作为回报,新唐帝国将能够获得印度的资源和军事基地。

印度的民族构成非常复杂,民族数量和语言种类一样繁杂,英国殖民军的到来使得印度半岛第一次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因为印度人第一次拥有了标准化的语言,统一的法律和被合称为“印度”的广袤土地。英国殖民者并没有渗透到印度的每一个角落,印度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制度上的。因此,可以说印度人并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是从属于众多土邦的。随着英国势力的消逝,印度又走到了分裂的边缘。

经过审慎的评估与筹划,新唐帝国首相郑庭节决定给印度人足够的自治权利,在将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5个小国家将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国家将全部交由印度人自己管理,新唐帝国所需要做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些国家依赖于自己,毕竟2亿6000多万印度人的负担让任何想直接吞并印度的想法都成为了不可能。新唐帝国也不愿意将印度建成殖民地,在菲律宾等地的经验表明,扶植一个友好稳定的国家比掠夺一块殖民地能够得到更大的益处。

唐历399年6月到9月,原印度殖民地的15个国家和阿富汗共和国,锡兰共和国先后成立,这些国家都与新唐帝国签定了友好条约,印度人得到了向往已久的自治权利和能够温饱的和平生活,对新唐帝国感激不已。新唐帝国则得到了更大的优待,60万大军驻扎在印度各国的上千个军事基地中,几乎所有的物资都能就地购买,新唐帝国还在印度开设了大量的工厂,矿山和油田,有力的减轻了后勤运输线的负担。

在损失了从印度到澳洲大陆的大片殖民地后,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