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开战印度(第1页)

在战场上表现极为出色的关岛级重型舰队航母和李嗣业级大型重巡洋舰让新唐海军极为满意,但与杰出的作战性能成正比的是造价,6万吨级航母的造价是4万吨级航母的2倍,3万吨级大型防空重巡洋舰的造价更是1.2万吨级防空重巡洋舰的3倍。在硫磺岛号和塞班岛号航母,太史慈号和韩擒虎号重巡洋舰建成之后,先后建造了4艘6万吨级航母和5艘3万吨级重巡洋舰的新唐帝国规模最大的4家造船厂的巨型船坞中已经在铺设4万吨级航母和1.2万吨级巡洋舰的龙骨,9艘巨舰(尉迟恭号已经被美军战机炸沉)让家底雄厚的新唐帝国也倍感吃力,要不是从中南半岛得到了日军刮地三尺而得的大笔不义之财,新唐海军其他战舰的建造计划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经过审慎的评估,为了将军费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新唐海军决定到明年再商讨是否续建这两种超级战舰。。。

新唐海军的4艘6万吨级航母和4艘3万吨级重巡洋舰全部遍入了第五舰队,理由很简单,第五舰队是新唐海军作战能力最强的航母舰队,这些巨舰配属给第五舰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六舰队得到了有力的补充,除了新建的帝汶海号航母,第五舰队转隶过来的班达海号和爪哇海号航母带着经验丰富的官兵也加入了进来,此外还有包括3艘防空型重巡洋舰在内的一批护航战舰。由于舰队规模的扩大,新加坡的樟宜军港已经无法容纳第六舰队了,新唐帝国遂调用了大批劳工在新加坡东北方不远处的纳土纳群岛上建成了一座中型海军基地,其与新加坡一起成为第六舰队的基地。

为了策应陆军即将发起的对印度半岛的战事,新唐海军提供了五支主力舰队中的四支,第一舰队(程延平中将服役期满退役了,定居于关岛与女儿和外孙共享天伦,第一舰队由虞立扬中将接任舰队司令),第四舰队,第五舰队和第六舰队齐聚爪哇海,随时准备进入印度洋作战。第三舰队移驻关岛,凭借着实力上的绝对优势监视压制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印度半岛上此时风云涌动,新唐军根本就没有掩饰所作的战前准备,30万英国陆军和48万英国殖民地部队(80个殖民地步兵旅)以及24万负责提供后勤补给的印度土邦武装(由英国殖民政府支持的部族首领带领)严阵以待。这百万大军所需的粮食,衣物,各种生活物资全部由印度人提供。

其实若大的印度是完全可以容纳这百万大军的,问题在于英军的横征暴敛,为了囤积物资,英国陆军部队不仅接收着土邦武装的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