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
兵刃交接之声不断传来,庭院内,杨侗举刀劈砍,正与一名侍卫格斗。杨侗的眼神异常专注,并且身手矫健,不断腾挪闪避,间呼出手一刀,往往出人意表。那侍卫乃是一名好手,却往往被杨侗攻来的一刀迫得手忙脚乱。杨侗尽力劈出三刀,每一刀都使足气数,叮叮叮,那侍卫一连格了三击,每次都是在百忙之际堪堪挡住。杨侗练刀进展神速,且对刀意的领悟远胜常人。格斗途中,天人感应触发,纵而气力弱于侍卫,亦能以巧劲攻其不备、击其必救。所以在旁人观来,杨侗竟是迫得这名侍卫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四大禁卫站立一旁,非常清楚这侍卫没有放让,而是真的对杨侗的出刀捉摸不透,虽然他的身体素质明显高出杨侗一截,但此时此刻,再战下去,他是必败无疑。
杨侗一连间攻了数刀,至第七刀时,那侍卫已是招架不住,连连后退,被杨侗一刀轻轻砍在腰上,抛刀认输,道:“殿下威武,小人已是败了。”杨侗收刀在手,道:“承让了。”四大禁卫走过来,纷纷道:“殿下进展神速,可喜可贺。”杨侗轻笑一声,道:“本王这点进展算得什么。”林姓禁卫道:“比起常人已是超越许多,殿下若能保持这等精进速度,用不了多久,便是刀术大家。”白禁卫道:“殿下出刀往往出乎意表,就像能看透对手意图似的,攻其不备、击其必救,此等刀意世人廖廖几人才有。”郑姓禁卫道:“这便是殿下天人感应能力的体现,可以料想,当若殿下有一天用刀达到极致,当是何等可怕。”黄姓禁卫道:“殿下如今所欠缺的不过气力和对敌经验,只需天长日久积累下去,终有一天会成为当世大家。”
杨侗淡笑道:“卿等过誉了,若无‘天人感应’,本王便是三头六臂,亦使不出什么刀法,不过正如黄卿所言,本王所欠缺的,不过气力和经验,所以日后,还得靠诸位多多指点,多与本王过招了。”
四大禁卫齐道:“自当从命。”
杨侗道:“今日练刀已毕,得去处理政事,去召杨兴来见。”
一旁侍立的小愣子垂首道:“是。”
杨侗返回乾阳殿,传见杨兴,四大禁卫侍立殿外。
杨兴这段时间一直为杨侗处理对外情报工作,杨侗这时候召见他,自然是为了情报之事。未几,杨兴入殿拜见。
叙礼之后,杨侗道:“唐军情形如何?”
杨兴道:“唐军自过潼关,休整数日之后,兵分前、后二军,前军由李建成率领,为唐军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