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局势(第1页)

唐军先锋常何受挫,收兵后退,扎下营盘,惧怕罗士信复来攻,便将防守置得滴水不漏,本是进攻一方,此时反倒防守起来。常何、宁中则第一时间弄清了罗士信的身份,都是倒吸了口凉气。勇儿之名,不是说着玩的,这人武或许不是最高,但战阵之中,却是一等一的厉害,那一杆铁枪舞动起来犹赵子龙在世。这等勇将他常何如何敌得住?便是李建成军中,怕也无人是他对手。宁中则想了想,除非秦公李世民身边的红拂女出手,方能与之一战。但这战阵当中,罗士信一旦爆发,仅凭一个红拂女又难以匹敌,看来得效那三英战吕布,秦公与世子手下健将齐出方可。但目下世子和李世民之间的微妙关系,外人何尝不知,建成急需大稳固世子之位,对李世民防备着哩,怕是难与他共同抗敌了。这次将李世民拔为后军便是明证。但若不说服二位王子联手,如何破得了罗士信还真头痛!常平仓对唐军很重要,李建成信誓旦旦而来,又岂会无而返?宁中则本人倒不倾向于秦公或世子,他只是一介幕僚,在谁底下都一样。而且这种事情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他犯不着为此赌上身家性命。蓦的,他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什么!他此刻被安排在常何的营帐旁边,里面生活用品、笔墨等物俱全,他急急走到案前,折腕提笔,沾了沾墨汁,摊开一张纸写将起来。然后又遣随从将写好的纸张快马送给刘文静。他是幕僚,需要时不时为刘文静出些主意,不管采纳与否,这是他的本份。

同一时刻在江都的独孤盛被逐出大殿,杨广念在他是勋的情况下,放他一马。独孤盛义愤填膺的出殿,对杨广的失望已经升到了致高点,其实一个人若有了比较便会在一件事情上加深那点看或见地,以前独孤盛并不太过了解杨侗,但黄桃树口中所述越王等于在他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有了比较便有了选择,对杨广的自欺欺人已经看得通透。至于越王如何变成这般,乃至成为黄桃树口中的中兴之主,独孤盛思来,只会认为越王善于隐忍,收敛锋芒,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独孤盛离开大殿去寻沈光,后方却有一条人影不远不近的跟着不被察觉。一来这跟踪之人手段高明,二来独孤盛正在失望当中,注意力不太集中之故。

进入沈府,二人在密室中交谈,说到这次圣上拒谏,都是唏嘘不已。皇帝已经老了,再无雄心壮志,这麋烂的时局也是顾及不了,但于他们这些忠臣良将却是满腹苦涩,心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罢了。说到矫诏之事,看来是势在必行,骁果军要叛乱,羽林、近卫若不守卫皇宫,后果是不堪设想。说到羽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