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士信完成杨侗交待的事情后回来复旨,对他道:“云定兴早有投靠殿下之意,只是苦无机会,今次得见诏书,万分欣喜,对于殿下说的事情一口应承。”
杨侗淡然一笑,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语气道:“那好,爱卿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今日天色已晚,爱卿且回去休息,明日本王再在城中寻一处府邸给你,也算在洛阳给你安个家。”
罗士信忙答谢道:“臣多谢殿下厚赐。”心中也觉得自己归顺杨侗,总算没有选错。杨侗嗯了一声,道:“去吧,回去休息。”罗士信便告退出宫。
找来小黄门,再次去传旨给云定兴,让他三天内将兵马带出来,若是办不成,那先前杨侗的许诺全都作废。
忙完之后,杨侗长长舒了口气,坐回位置,在灯下翻看起奏章来。这些奏章中,有民部尚书韦津关于洛阳饥民的,也有刑部尚书戴胄关于刑事治安的,也有内史省关于官员升迁的,亦有有关督造战船的,种种种种,几乎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
也幸而他将权力下放,否则,十个杨侗也不一定能完全处理完东都的事儿,亦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儿私人时间。
韦津的奏章上奏的是东都饥民虽说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却没地方住,特别是许多从郊野地区迁来的百姓,更是只能牺身在大街上,天气一冷,很多人就会着凉生病,甚至冻死的都有。韦津拿出方案,希望能在洛阳划一块地方,或者就一些空置的位置,给这些没有住房的百姓盖一些御寒的房子。
杨侗想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句子,提起朱纱笔,在奏章上批了个大大的准字,同时用小一号字写下批注:着步兵总管李俭、刘孝元,各率五千兵卒,同时于百姓中挑选青壮,于西苑伐木烧炭以取暖,着韦津于城中挑选空旷之所,以所伐之木,盖木舍一万户,所需工匠,自匠户中调拔。着尚书省跟进此事,配合一切事宜。
写完之后,唤来叫小黄门,立刻将奏章发回去,令韦津连夜处理。
然后又翻看下一份奏章。
这是一份有关东都治安的奏章,一个名叫盖琮的小官上的疏,对他言及当前的治安现状,请求朝廷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治安,还百姓以安宁。
疏中这样说道:‘游侠者,结私交以立强于世。尝持强凌弱,动则刀光剑影、罔顾人命;游侠者,不顾朝廷纪法,以武犯忌,是为历代朝廷所不容。今洛阳大街小巷,游侠遍布,打斗呼喝之声,晚晚可闻,随手杀人而扬长去者,十之八九。所谓一言不合,拔刀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