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何为重(第1页)

..“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注重道德教育……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民四年《教育法案》

一本书,可以象征很多事物,甚至可以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事物此时,展现在李子诚面前的这简单的几本书,却是象征着一些事物,或许象征着一个时代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就像此时,捧在李子诚手中的《国语》,这是连云港的希望书局印制的“小学教材”,这套小学教材,同样也是教育部纳定的“由国库出资购买”的三十二套教材之一,这三十二套教材,无不是国内各书局云集精英历时数年编纂而成,与往年由各学校自行购买不同的是,这批教材由教育部出资购买,各所国民中小学只需要根据样本选择一套上报即可

而与往年大都是用普通纸印刷不同的是,这一批教材印刷可谓是极为精美,甚至可以说是不惜工本,每本教材远高于往年数倍,不单书面用硬纸印制,而且纸张亦是使用A级印刷用约工,甚至其中还有大量彩面,即便是李子诚后世所接触过的国内的小学教材,亦无法与之相比,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在于回收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科书的章程,在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同时,采用了一个做法,就是每学期开始,都将印刷精美的教科书免费供应学生使用,期末收回,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约教育经费,减轻民众教育负担,二则是可培养学生的爱书习惯

而按照用书要求,课本属于学校财产,随课桌椅子一起编号,学生不能随意涂写上课时有重点的地方,用铅笔勾出来,补充资料写在笔记本上,做习题有专门的练习簿,尽可能使教科书保存完好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交回教科书,学校检查书木的完好程度,已经破旧了的,才以书补充

按照教育部的推算这样,全国平均每年可节约70一80%的课本,之所以能够节约大量教科书,最主要是因为这一批教科书都是精装本,耐用,而学校则通过课堂培养告诉学生把照顾好借来的教科书,视为他们的职责和荣耀

在后世时,随领导在国外参观时,李子诚最为欣赏就是国外的教科书回收制度,若是实施教科书回收,就会产生诸如父母减轻负担、环境得到保护等多方面的好处,当然为重要的是自幼养成“爱书”的习惯,可在后世的中国回收教科书,却喊了几十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