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望农业科技研究院
在中国,这或许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研究院,这所研究院虽说是由李子诚创建的,但其设立的契机却是因袁世凯划给的多达三百余万亩苏北盐场荒地,在这片荒地的垦殖过程中,公司并没有引进外来移民,而是直接创建垦殖公司,由表面是农场工人事实上却是半农半工半兵的“劳动兵团”承担垦殖
在最初的两年的开垦之后,随着荒地的开垦殆尽以及劳动兵团的对外输出,这里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最初,这里是良种繁育基地,三年来,这里繁育的优质小麦、优质黑小麦以及水稻良种,迅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推广开来,使得民国五年,随着北五省的小麦增产,直接导致当年中国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小麦进口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但是对于外界而言,这里最成功的地方,却是棉花育种,在三年前,这里培育了陆地长绒棉,这一式杂交棉种,从根本上一兴解决了陆地棉丰产不丰优,海岛棉优质不丰产的问题从而为江苏、尤其是沿江地区的棉纺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随后的几年间,这里除去培育良种之外,完全变成了江苏等地棉纺业的原料基地,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不过虽是如此,在去年,这里却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希望农业科技研究所的成立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或许,这里曾培育过多种良种,并且在多省内加以推广,但事实上了解其中内幕的那些农科专家们却清楚的知道,这里的良种培育,实际上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良种都是由总理的提供的,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他在国外聘请专家特意培育的良种而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些良种加以本土驯化,因此,这个“成绩空前”的农业技术大发展,根本就没有一丝自己的东西
之所以如此“宣传”这里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只是出于“宣传”上的需要,对于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受到欺凌的中国人而言,他们实在是太需要各种各样的强心针,就像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某月某种产品产量过日本、过英国一样,或者,某种产品的技术远过各国居世界领先水平,虽说这是事实,但这一切不过只是出于宣传上的需要罢了,只不过是为了给人一种“强国气象”而已
政治,总是在不经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方方面面都受到政治上的影响,对于急欲重建“民族自信心”的李子诚而言,他总是长于用各种手段去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去帮助国民树立自信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