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1页)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人总是因时而变,对于徐树铮来说亦是如此,曾几何时,他之所以主动申请来到远征军,其目的是为了变远征军为已有,可是在来到法国之后,他同样体会到在这场战争之中,军队所发生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他可以说是亦喜亦忧

多年来,虽说对段祺瑞的知遇之恩可谓是感恩戴德,全心忠之,但其亦是心怀国家之人,否则当年亦不会投身军旅,而当年其投身军旅前曾于济南闲游,其间对袁世凯特别有好感,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有心胸,将来能成大事,虽说后来因袁氏偏见而导致决裂,可本心却未曾改变过,直到现在,他依然相信多年前的看法必有能人出来,才能力挽狂澜,建立序,使国家由弱变强,重建国威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对于徐树铮来说,早年间他以为那个能人是袁世凯,而后来,却又觉得会是老总,可现在,他却同样有些迷茫,能人的确出来了,而而且确实力挽狂澜,建立了序,令国家由弱变强,而且又重建了国威

可那个人,却不是他曾心倾的袁世凯,亦不是对其有知遇之恩的老总,而是那个年岁小他十数岁的李致远,从“胶澳事变”两人第一次接触,徐树铮的心底就有一种疑惑,对于李致远,他一直都看不透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公而无私一心为国

在李致远所行之事上,徐树铮总能感受到这八个字而恰是如此,却让其不可不谓之汗颜,如果他居于李致远之位,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徐树铮自问自己做不到他那种一心为国,虽说不能全然做到,可……身处法国,就暂且不问其它,于国外一心为国

“添仁,虽说他日也许你我需各事其主,然今天你我与松坡做个约定,于法国期间,我等皆以国事为先,以效忠国家为已任不知松坡兄、添仁以为如何……”

一个约定从徐树铮的口中吐出后,只让屋内的另外两人微微惊讶,对于这位小扇军师,他们或许多少的都听说过一些传闻

自从其少年江宁科考落榜之后,其就不想为朝廷闯天下他便开始走一条自己愿意走的路,干一番自己愿意干的事业,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觉得有太多的西洋列强欺负中,是因为中国着拳手太小,身体太弱没有足够的护国武装,而没有足够的护国武装的根源,则在于政治落后,在于掌权者昏庸

而这一切都可以从其当年上书袁世凯的《国事条阵》中可见一二,或许正是当年的落榜经历使得他不会是那种“愚忠国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