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当空的旭日,五千人部队,分为三个阵营,首当其冲的是特种营,第二梯队是骑兵营,第三梯队是一千人的辎重营,因为有比较先进的四轮车队的缘故,辎重队并不需要太多人,况且庐江地处平原地带,虽然支流颇多,但是都已经通过各样的横桥连接起来,不会有交通的问题,关于这个刘协早已做好了提前量。
待所有兵马粮草齐备,刘协便装模作样的誓师一番,刘协准备率领军队赶赴大别山。
此次出征的部队的成分颇为值得讨论,这样的讨贼组合,让刘协觉得有点好笑。
一个统帅刘协自己:太守兼当今天子,一个军师荀攸:洛阳士族平民,两个参军孙策长沙太守之子和周瑜庐江本地底层士族。
另外一共就五千人,却敢于对抗大队的黄巾余党,还是三个娃娃担当了讨贼的大梁,若是被其他诸侯知道这样的讨贼组合,不知会作何感想,想必有些人会因此笑破肚皮。一千特种部队为刘协直属,直接由刘协领军。而剩下的五千骑兵部队由典韦引军。至于孙策和周瑜本来此次来庐江便带了一些家将,越有五十人,都是些披着蓝色斗篷专门派来保护孙策的亲卫兵。几方合计一共五千零五十多人。
列队统计完之后,刘协终于要出发了。刘协看着面前整装待发的军队,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口沫横飞的演讲了一番,其中剖析了黄巾军等等不为人知的恶行和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性,并且大义凛然的对众位将士进行了一阵吹捧。经此一通演讲,有人欢喜有人忧,刘协还未上阵就那副好大喜功的样子,让在一边旁听的孙策感到极为不屑,就连周瑜都有些看不过去,在他们眼里,刘协这么做,无疑会使士兵变得骄傲,兵法云,‘骄兵必败’。刘协这么做不是等着送死去的么?
而且他们不过五千部队,黄巾余党的大队想必怎么也得至少几万人,虽然这些将士看起来精锐没错,可好虎架不住群狼,人多用吐沫就淹死你了。孙策并不是未经历过战事的富家子,周瑜是精通兵法韬略,两人都是懂行的人,自然就越发的不理解刘协的行径,只能归结于刘协不会带兵。心里多少对刘协有些小瞧。
见刘协在台上口沫横飞的越来越离谱,将七大姨八大姑吵嘴的事还有大妈打孩子都拿出来当范例,什么油盐酱醋茶漫天飞舞,说的是俗不可耐,乌烟瘴气,但是偏偏仔细一听,还真有那么点道理。荀攸在一旁听的倒是摇头晃脑,心旷神怡,不过最后终是忍不住了,不过是笑的忍不住了。给刘协送行的田丰有些看不过去了,毕竟他没见过刘协带兵打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