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此言一出帐内的军士和将领尽皆哗然,周瑜和孙策也是紧皱眉头,周瑜缓缓站起身来道:“吾虽未及冠,可也知这天下大义为先,世间之事都离不了这道,若是出于正道,名正言顺,则事情必成!虽然吾也赞成成王败寇,可是那些成王者,都是以正义之名行事,所以他们如有神助,必然可成。可如今董卓,暴敛,专政,夺权,奸恶,不忠不义不孝!!天下岂能容得此等逆贼,若是众位诸侯都能够听从响应,揭竿而起,行的是正义之名,做的是除奸忠义之事,为何会败?伯和总要给我个理由吧!那董卓虽号称二十万西凉军,但恐怕也未到那天下无敌的程度!!”
却见刘协看着众位将领大多也觉得周瑜说的有理,不由点了点头,不过刘协却不在意道:“看来公瑾此言,深得众人赞同!吾确实也赞同,不过我仍然如此料定。”刘协看向周瑜道:“不知公瑾愿不愿与我伯和打个赌?”
周瑜闻此,不禁有些疑惑疑惑,就连孙策见此也觉得似乎有点意思,周瑜看了看众将,又转向了刘协道:“怎么个赌法?”
刘协也站起身来,举杯对众人道:“愿众人与伯符在此为我们做个见证!”
接着他走到台前说道:“我料定,此征讨的盟约必会达成!天下诸侯各郡也会响应,只是,这次征讨之事却必不能成功,也杀不了董卓,打不败西凉军!若是我伯和所料之言中了,那待公瑾出仕之后,需先到我帐下辅佐我十年!”
周瑜也万万没想到刘协会说出如此言论,而且赌注还是他周瑜的效忠,显然意味着他伯和非常看中周瑜,只是,周瑜也有些许疑虑,对刘协道:“若是伯和所言未中又如何?”
刘协举杯笑道:“若我所言未中,那我伯和愿意不当这庐江之主,撤出庐江郡,将庐江拱手让给你公瑾!如何?”
这句话一出口,众人又是议论一片,典韦不由道:“此赌注不过玩笑耳,公子怎可将庐江军民做赌?”
刘协却正颜道:“此言并非玩笑!来日我若能得公瑾相助,胜过十郡!区区庐江又算得了几何?况且,偌大个天下,还容不下我伯和,别人养不起,不过你典韦和这些特种营的军士,我还是养得起的。以庐江为赌注,此言绝非戏言!”说罢,刘协将酒杯举起,凛然面对着周瑜。
周瑜万万没想到刘协如此看重自己,而且,他敢于拿庐江作为赌注,显然是对此事极有把握。
难道这董卓真是命不该绝?或者说董卓的西凉军真的无惧天下?周瑜是万万不信的,可是见刘协那副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