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所有军士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接近两个月,他们似乎从没有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只是关东军发表了讨贼檄文,他们便守卫,仿佛一直以来形成了默契,关东军打,西凉军守,一直是这般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关东军攻的理所当然,胜的顺理成章,西凉军受的也理所当然,败得也是应当。
可是忽然间,就是在刚才,这个印象在诸侯的心里一下子变了,如同颠覆一般。这就像是,一个一直卑躬屈膝的小职员,忽然跟上司叫板。这种心情,让上司既是感到奇怪有趣,又有微微的怒意。
此时虎牢关的所有军士尽皆,走出城门,一共四万八千人,三万八千骑兵,两万步兵,虽然是有近一半的人及其疲惫,可是不知为何,这些人却好像与以前不一样了,带着一众坚定的目光。他们本都是农民家的儿子,被董卓抓了壮丁,之后就做了西凉军,经历几场大战,再吸纳新兵,一番周折下来,后来董卓到了洛阳,又被刘协所统领,经过整编和淘汰,那些极为不愿留下或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都被淘汰下去,留下来的相对而言都是强壮有经验的老兵和有把子冲劲的新兵。他们不为什么天下大义,只为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至少有朝一日如果能回家乡的话,自己有能买得起几亩地的钱,盖上所漂亮的大房子,娶个媳妇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是,就算是如此,他们也从没打过如此憋屈的仗人都有血性,压抑久了。这份血性不会消失,会在身体里慢慢酝酿,慢慢沉积,直到有一天,忽然来了契机,就会将这份血性加倍的爆发出来。
现在他们被荀攸号召过,血酒立誓过。再出来,就是不管怎样,要杀个痛快
不是在城中被动的挨打,不是等到有一天敌人把自己的城门攻破杀了自己
关东军的诸侯们不知道虎牢关的将士是什么心理,只是看着西凉军渐渐列队出城,几万军士,按照曾经千百遍训练过,却从没有用上过的战阵,整齐的排列好。袁绍看着对面的关东军渐渐排列整齐,心中义气风发,竟然丝毫没有动作。
这时,刘协策马上前道:“袁盟主,请赎我伯和并非正派之人,不像袁盟主一样有大义,我在此向袁盟主建议,在敌军尚未整军完毕之前,我们应该派左右两路先锋立刻冲杀过去。这样才能将我军的损失减到最小”说罢,便拱手低头拜道。
袁绍此时倒是摆摆手道:“无需如此,我军实力雄厚,是敌军的四倍,又是乘大义之军,若这样,还要趁敌军未定而奇袭,未免有损我军声名,大丈夫行事当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