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等人轻装轻马,在这山间的小路上倒是颇为悠闲自在,行了一天的路,终于脱离的嵩山的范畴。第二天待又行了十几里,远远便有一个邻近的村庄浮现在眼前。
刚过晌午,村中还有淡淡的炊烟,袅袅的青烟在空中缓缓飘散,空气中带着一股乡村的稻草气息,像是家乡的味道,让人感到很温馨,很充实。通向农庄大道的两旁尽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如今只是如今插秧的稻子才刚刚出了水尖,带着淡淡的绿意,饱饱的吸满了水分,看着尤其可人。
这般舒心的光景,刘协也是很久没有看到了,张邈相对而言对民众还好些,导致这陈留附近的村民们不至于太过挨饿,但赋税是必须的,没人会真正可怜穷苦的老百姓。如今唯一肯对百姓好些,做这事的恐怕也就刘协和曹操等寥寥几人,至于其他诸侯屯田养民都是后话。在领土上,能够吃上饭没人饿死,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刘协虽然有很好的雅兴,也想要放松心情体会着农家的感觉,可他的到来的到来却搅扰了这一方的安宁,一下子让这宁静的小村庄不平静起来。
在水田边做工的庄稼汉看到刘协一来,仿佛见到了鬼一般,大惊逃走。刘协感到很无语,因为他分明感到后面有一股煞气在升腾,因为他有千名土匪正跟在他的后头。
如今到了这里,就基本超脱了嵩山山贼的活动范围,山贼们很少抢夺这么远的地方,况且此地很可能离县城很近,对这里是何地,刘协和匪徒都不是很熟悉,至少也要确定一下位置。可是现在无论是谁,看到刘协一群人保准像看到鬼一样。而且这千人也算得上土匪中的精英,着实是悍勇,都有那么两把刷子,这份悍匪独有的魄力足以让刘协为此头痛一阵子,从看到这一幕开始,刘协就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城镇会愿意让自己入驻其中。恐怕就算是张邈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人,也万万不会让自己踏上陈留郡城半步。
荀攸写的那个士人大会的日期是六月十六,而何颙的的寿诞是五月二十四。而现在的时间如果算农历的话,应该是四月初几,大约还有个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给刘协准备,刘协也不急于一时。但现在刘协要做的就是必须将这些土匪带回庐江。
这时,远远见一木制牛车驶来,发出哒哒的轮响,这倒是极为少见,有牛至少说明这个村庄的生活还算不错,而且座位上的人是一个老翁,哼着小曲,一副悠然之色,看起来极为自得,并没有意识到刘协等人的存在。
刘协怕这唯一能够问路的人跑掉,立刻派了徐晃上去,提也要把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