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寒冬腊月,一年中被白雪所覆盖的季节,今年的雪下的格外的早。洛阳城中大街小巷都被披上了一层晶莹的白色外衣,虽然这一层外衣并不会给大地带来温暖,可足以让明年的农民们有个好收成,正所谓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虽然夸张,但也不为过。
洛阳的疫情已经因为即使的处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消减,外面很多流民已经开始被迫或者心甘情愿加入到附近的采木场和农耕中。
因为董卓死的关系,洛阳这段日子以来一直很平静,平静的让人感到有些奇怪了。袁术少了进攻的借口,导致了他暂时选择放过洛阳王城,而杨奉愿意奉诏,并且顺利的接纳了招安,并达成口头协议,若是周围有人威胁洛阳,那么杨奉会奉旨组织他,刘协还赐给了杨奉一个特殊的诏书和一把钦赐的宝剑,若是周边有对洛阳进行骚扰的势力,杨奉可自主对其进行征讨。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恩典,从一个不是军阀的军阀到一个有册封的奋威将军名牌将军,杨奉成功的从山贼过度到一方大员,可以说,自从王匡死后,河内境内所有的事宜都是要看杨奉的脸色,现在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刘协相信,虽然杨奉也有自己的算盘,但是从之前他肯于黑山结盟这一点上,杨奉的为人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刘协的角度,整个大汉的所有山贼和黄巾军虽然是以造反的名义,可是想当皇帝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心中以汉为根基的念头还没断。现在最有威胁的就是袁绍和袁术两人,不在于两人心地阴险或者是能力方面的缘故,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野心太大,而且这野心来的不是时候。
一年一度的年节转眼要到来,这时候皇帝一向是需要做登山祭祖之类的事,同样刘协也是应该如此,不过刘协已经在祖宗祠堂里待了六个月了,这六个月来只邀请了几个人见面,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祖宗祠堂,虽然这孝心可嘉,可是多少让大臣们有点纳闷。
这半年来,朝廷也出现了不少的新贵,毕竟现在董卓死了,洛阳的局势稳定,并无瘟疫,又吾饥荒,赫然一派欣欣向荣,虽然各方诸侯很少有奉诏的情况,但相对而言,算是好的。各地的文士也有不少心系大汉会洛阳的。
士人大会之后,没过两个月,何颙就挂了,估计有一半原因是刘协气的,陈留的不少才人都有了各自的着落,也有到洛阳朝廷来的,毕竟这汉朝的名号才是广招贤才的金字招牌。
刘协也发出了诏书,向各地太受再次伸出橄榄枝。可是基本上冀兖豫三地都是看袁绍袁老大脸色的,都等着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