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有效的升官途径是卖苹果
1
罗山村背靠罗山,被群山峻岭所环绕,村外倒是有条通往长白乡的老公路,但真要靠那条公路开车出村,估计会把人的小命给折腾没了大半条。
这条路叫建国路,听名字便知道是在特定年代里修的,历史悠久,多年没整修过。放眼过去,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坑。你在这种路上开机动车,恭喜你,走完路,这车保准散架。就算骑个人力自行车,都是苦不堪言。若是要前往长白乡没5小时到不了。
罗山村的村民们主要靠种植苹果为生。罗山苹果在远近百里都是闻名的,不仅个大,还清脆可口,比省城复州城卖的最高档的吉鹏国的蓝光苹果还更好吃。
可好吃不顶用,由于运输极度不方便,水果商就借机趁机压低价格,所以罗山村的村民们别看守着个宝贝,可收入都低得可怜。
正常情况下长白乡其他村子的苹果价格卖给批发商都能卖个一斤一元五角,而在罗山村会被奸商给压到七角。许多村民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可收入还只够图个温饱。
马新贻在罗山村调研了一个月,走村串户,与村民打成一片,他很清楚地了解到这种情况。要想改变罗山村的经济,必须想办法扭转目前这种高优苹果卖不出价格的现象。只要能帮助罗山村发家致富,那这就绝对是响当当的一个大政绩,足以让唐伯衡高升一级,而自己在老唐的庇护下,自然是水涨船高。
路要修,可若是依靠罗山村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只能先向上级提出要修路的要求,然后再走下一步。
当听到马新贻跟自己提出要修路的建议,唐伯衡那脸就苦得不成样。怕马新贻误会,他唉声叹气地还特意解释说道,
“我说小马同志,不是我不肯修这条路,实在是乡里也穷得很,乃至整个皋头县都穷。
要完全修好这条建国路,没个七、八万下不来。而乡里头每年从县里分配到手里的也不过才二十多万。你想想,全乡共二十二个自然村,都眼巴巴地盯着这些扶贫款。若是我们罗山村一个村就申请到七、八万元,那其他村子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了!预想中最好的的结果就是乡里批给我们罗山村一万元,那还不够修路的材料费。”
在马新贻面前,唐伯衡完全就没有那种一村之长的气势,谁让他小命纂在马新贻手中。
马新贻沉吟了片刻,内心觉得唐伯衡说得挺正确的。但若是就这般放弃了也着实可惜,最起码要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