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思索后,宋长明将杨少宗的这份管理条例草稿重新收好,小心谨慎的逐一收回牛皮文件袋。
这时,他才和徐保山说道:“我看是不用改了,虽然有些地方的考虑还不够周到和细致,但也很正常,小杨同志毕竟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咱们公社的具体管理工作缺乏体会。这倒不是重点,咱们可以提交在党委例会上一起讨论商议!”
徐保山深感赞同,道:“那就这么决定了吧,这个事就急不就慢,晚上就召开党委例会,好好谈一谈。”
宋长明也点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
他又和徐保山问道:“老徐啊,你看咱们是不是成立一个责管科专门负责责任工分的管理和划分啊?”
杨少宗却道:“责管科的分量轻了点。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咱们是公社,全省最后一家公社。什么叫公社,公社就是劳动人民地方联产自治,现在全国政策都已经放开,到处都在要求改革,要求先进的改革,解放思想。只要书记和社长本着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原则和方针贯彻责任工分制改革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旗山公社根本没有退路,要搞就竭尽全力,竭尽我们所有的能力和威信,直接成立一个责任工分管理委员会,主要常委全面上阵。成,我们是中国农村建设的英雄,败,我们就撤社建乡。”
“好,说的好!”
徐保山当即拍板,他何尝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可正如杨少宗所说,他没得选,公社没得选。
他已经是这样的年纪,成了是光荣退休,不成也得退休,他又有什么好介意的。
听到这一声“好”,宋长明就明白了徐保山的心思,他微微有点保留,但还是感叹道:“小杨同志确实说的好啊,那小杨,我看就将你调过来,帮书记和我做责任工分的管理工作吧。”
杨少宗道:“我既没有威信,也没有权职,参与到里面未必会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如果徐书记和宋社长相信我的能力,能不能支持我办厂子。书记,社长,你们不要看我年轻,年轻可以磨砺,我有想法,只是没有机会!”
“办厂?”
徐保山悄然一抬眼帘,沉默的看了看杨少宗,过了片刻,他才道:“这个事情不着急,咱们先办好眼前的事情。”
听到这话,杨少宗不免有些失望。
他也沉默的想着,随后,他继续和徐保山劝说道:“我有一个想法,不仅能解决公社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为公社带来财富,也能真正的实现大量农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