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六千吨煤(第1页)

宋长明做了二十多年的公社社长和副书记,什么人是真有水平,他还是能够看出来的,虽然不知道杨少宗打算怎么去省里搞设备,可他觉得杨少宗似乎是有把握的。

杨少宗毕竟是淮海机专毕业,刚从学校里出来,或许在学校就认识了一些人。

想着这一点,他就下意识的看了徐保山一眼。

徐保山也觉得杨少宗挺邪门,他挺沉默的想了片刻才和杨少宗道:“公社现在还有二十多万可以调用,也是社里省了好几年才攒下来的,本来想买几台推土机,另外再加一个小煤矿的井数扩大产能。实在是缺钱,社里在煤厂积存了六千多吨煤,这是计划外的产量,如果要卖给私人,一吨能卖四十多块钱,可社里一直不敢贸然的下决定。”

杨少宗倒是不怕事,道:“我去卖。六千多吨煤如果能换到二十五万,那就肯定够了。我盘算过肉联厂的事情,别的都可以靠人工,唯独冷库是一定要上的,还只有省城的冰箱总厂能生产这种设备,价格不低,也未必就能买到。除了冷库和灌装机器,剩余的钱就用来买原材料,尽量保证生产资金,另外也可以适当增援养猪场的建设。”

听着这番话,宋长明心里不免有点忐忑,二十多万块就交给杨少宗这样的年轻人负责,就算是另外派人看着杨少宗,他心里也没有底啊。

徐保山倒是一锤子定音,道:“行,咱们要干就干好,一边买设备,一边建养猪场,乘着国家物资短缺的这个时期大干一场,也是为了国家做贡献。小杨,养猪场的事情我会另外安排人负责,你明天和供销社的汤恩国一起去趟省城,看看能否把那六千多吨煤卖掉,换了钱就地买设备。”

吃完饭,徐保山就回家了,他家不在公社大院里。

杨少宗正好有一截路和他相同,就一起走着,反正都没有自行车。

出了大院,徐保山就和杨少宗问道:“伢子,你给书记交个底,你对办厂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少把握,我是同意了,可毕竟是好几十万块的钱,全社社员一个月也就只能发这么多钱。”

杨少宗想了想,道:“书记,现在搞什么都很容易赚钱,只要厂子办起来,瞎子当家都能赚钱。”

徐保山将手背在后面,低着头,目光下垂,还是那种一贯的冷脸,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会儿,他忽然和杨少宗问道:“那以后呢……我是说以后不容易赚钱的时候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杨少宗道:“咱们国家有十一亿人口,您说,像咱们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