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么啊?
汤恩国的心情彻底低落到了极点,他真是想不透,杨少宗还真是在大学里混出了道行,麻溜的熟络,居然想起来去找潘玉林。
汤恩国还真不知道潘玉林在省城混的怎么样,更不知道潘玉林居然是在省轻工业厅!
第二天中午,杨少宗就和汤恩国、赵大军一起去小康饭店,果然和杨少宗预料的一样,潘玉林将长江冰箱总厂供应科的副科长李保田找了过来,还有农业厅农业科技服务处的两个人。
杨少宗胆子很大,直接每个人送了一条淞州卷烟厂的凤凰,这种烟抽出来有股香味,点上一根满屋子飘香,价格也贵,一块三一包还供不应求,必须有专门的烟票才能买到。
杨少宗从公社离开的时候特别从宋长明那里要了四张,有两张是社里的供应量,另外两张还是宋长明从县里托人拿到的。
潘玉林那里也给了一条。
李保田收的很踏实,潘玉林和另外两个年青科员还有点拘谨,这很正常,长江冰箱总厂现在可是最红火的时候,身为供应科副科长的李保田自然也跟着红火。
可惜,长江冰箱总厂再过几年却又到了破产的边缘。
杨少宗在吃着饭的时候就想好了,以后要把长江冰箱总厂给盘下来,就用他们旗山搞火腿肠和方便面的利润进入家电产业。
长江市的电子电气产业整体都是很强劲的,一直是国家信息工业的核心地带,国家军工业雷达及其他电子设施的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本省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很充足,偏偏就没有将家电产业做好。
杨少宗以前也挺费解这个事,现在有机会了,他决定将这个事办好,以后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到淮海市。
菜吃了一大半,酒也喝了几巡。
观察到这个时候,老江湖的李保田也算是看清楚了,这几个公社人中真正的主心骨居然不是那个姓汤的供销社副站长,而是就坐在他身边的这个刚从淮海机专毕业的杨少宗。
李保田也能感觉到杨少宗有种很特别的稳重和平静,谈吐气质远远不是汤恩国能比的。
乘着酒劲,李保田就和杨少宗笑道:“小杨啊,我听潘科员说你们公社还产煤?”
杨少宗不动声色的嗯了一声,继续给李保田斟满一杯酒。
李保田呵呵笑道:“小杨,咱们厂最近上马了一个自备电厂,问题是煤炭供应不足,每个月都有几千吨的煤炭缺口,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杨少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