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选调生(第1页)

在书记办公室里,徐保山也在忙碌的准备着上午责任工分会的资料,晚稻插秧的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后面就是抽灌水和打药的问题。

种水稻是农村工作中最复杂的环节,首先要保证水的供应。

旗山公社这么些年别的工作没有大进展,水渠建设是真的要远好于一般农村地区,从一沟渠建设到十二沟渠,横六纵六的十二条大水渠加上数百条小水渠,源头是琵琶湖、旗山水库,供水条件非常好。

一旦撤社建乡,和其他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一样,这些水渠就会采取有偿使用,农民放水、抽水都要交钱。

种地的成本绝对不止农业税、管理费、种苗、农药化肥四大样,抽水、放水、收割、运、烘、插秧、补秧……都是好大一笔钱。

撤社建乡以后,就算2006以后的农业税取消了,管理费要交吧,田埂沟渠的维护费、农机专用的道路费、晒场费、水利费、防洪费、防风林建设费、村级公路建设费、农用机维护费和上牌费……摊派啊,不摊派的话,乡镇政府怎么维持运转?

中国农村……难啊!

除非你能将各地乡镇政府的机关人员和开支裁撤掉80%,除非你能将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到30亩,否则就不能指望种地来实现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之梦!!!

徐保山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上缴公粮,部分未能种上水稻和晚稻的地区要补种秋玉米,忙的根本没有精力过问旗山肉联厂和杨少宗的事。

见杨少宗已经来了,徐保山还是很匆忙的招呼一声让杨少宗先坐下来,他这才重新翻出一份材料拿给杨少宗,道:“少宗,地委的彭书记对你的映像是非常好的,他特别给你争取了一个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的选调生名额。按道理来说,你现在应该去省里报道参加这一届选调生的岗前集中培训,考虑你现在正忙着旗山肉联厂的事情,彭书记也和省委组织部申报了一个特批,允许你先调到咱们旗山搞工作,等一段时间再将你送到党校重新补课。”

“啊?”

杨少宗真是惊讶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钻上了选调生的空子和名额,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难怪会折腾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他想不透自己是何德何能,竟然要劳烦地委的彭书记如此积极的为他争取了一个选调生的名额,还是特批的不用去省委集中培训……这倒未必全是好事,因为同一届的选调生在一起要培训几个月,大家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内相互熟悉结识,形成一个特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