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宗这种干脆了当的风格魄力对于大谷会社和旗山食品总厂之间的合作有着决定xìng的作用,其实,他只是让山崎贺信社长相信一件很简单的事在〖中〗国投资力厂不仅有利可图,风险也不高,如果很赚钱,大谷会社可以完全独资,如果不赚钱,大谷会社可以从容撤资。
如此好的事情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大谷会社并不愿意在〖中〗国市场从零开始,杨少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由旗山食品总厂,或者其他旗山系的公司兼并一家〖中〗国国营食品机械厂,再以这家食品机械厂的名义和大谷会社直接合资。
大谷会社拥有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而旗山系的这家公司负责在政府层面和营销层面的公关,双方总计各投资六百万美金,预计在三年内实现四千万RMB的年销售额,除部分关键设备外,三年内实现主要设备的国产化。
在这件事情上,杨少宗也留了一个心眼,即大谷会社从〖日进口关键设备的所有报价都必须公开公正,如果有价格超过其他〖日〗本厂家报价的5%,则视其违规操作和转移利润。
这个阶段的旗山食品总厂太需要大谷会社,可也只是这个阶段而已,对杨少宇来说,他要缔造的旗山食品总厂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大谷会社也不会一直保持平级的合作关系。
光明、娃哈哈为什么要和达能合资,这件事或许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除了合资的跟风潮和对外资领先企业的盲目崇拜外,中资企业最大的目标还是要从达能、卡夫这些世界食品业巨头那里获取更多的技术配方和设备。
这样的想法是很美好的,达能、卡夫在签署合资协议时代回答也是肯定”可结果都不是那么美好,因为别人没有那么傻,不会为自己培养一个长远的竞争对手,和他们合作不过是与虎谋皮,而他们就是老虎。
对食品工业有着特殊了解的杨少宗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直接绕过这些世界食品工业巨头和食品机械设备供应商直接合作,只要和大谷会社达成战略xìng的合作,旗山食品总厂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设备,甚至是产品工艺配方,也许这种配方不是特别保密xìng,甚至只是〖日〗本和国际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通用的、基础xìng的,但对目前的〖中〗国食品市场而言也是足够了。
和大谷会社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杨少宗必须亲自去抓”他在这段时间和大谷会社各个事业部的部长都举行了会晤”并且预计要从〖日〗本市场引入新的啤酒生产设备和碳酸类汽水生产设备,与之配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