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中旗渣打银行(第1页)

现在对渣打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难过的关卡,首先是它的主体上市在伦敦,没有在8月份的香港股市上涨大潮中获益,它在东南亚市场损失惨重,不良贷款和呆账很多,又没有政府机构注资,只能依靠自己去逐步消化。

用梁百韬的话说,如果香港汇率在8月份被攻溃,跌幅达到一半,渣打银行就垮了。

香港汇率是保住了,可香港的地价确实是暴跌到不足巅峰期40%的水平,渣打银行被迫吃下了大量的呆账,再加上整个东南亚危机的冲洗,比起更国际化的汇丰,渣打银行现在确实是非常吃紧。

经过研究,杨少宗最终决定放弃手中持有的汇丰股票,和其他持有渣打银行股票的机构兑股,再加上操作此前和邱德拔、港龙航空、霍氏达成的收购协议,将手中持有渣打银行股票增加8380万股,占据渣打银行42%的控股权,然后再强行推行渣打银行和香港中旗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的合并。

香港中旗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亚洲式财团,围绕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运转,拥有香港中旗银行和香港中旗国际保险公司两个附属的主业务。

为了实现整个财团的真正的大发展,杨少宗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将中旗银行扩大,然后是将中旗国际保险公司扩大,形成三强并立的格局,最后是将香港中旗和中国中旗母行整体xìng合并,构建一个可以和五大国家资本管理公司相抗衡的大财团。

在重新启动了对渣打银行的收购后,李嘉臣和邱德拔闻讯而至,他们和杨少宗商量了一整晚的时间,基本是将整个方案都推敲了一遍。

就在杨少宗开始动手的时候,首都方面却连续给他打了两个电话,连容总理都邀请他回首都参加几个庆典活动,不管怎么说,国内现在积极xìng这么高,大家都很期待他返回内地。

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啊,这是多么稀罕的事。

除此之外,容总理也谈了另外一个事情,希望是他接替吴敬琏出任中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一职,这也是中国智囊学者官员的最高席位,话语权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杨少宗能否暂时辞去在中旗投行董事会主席一职,包括其他的商业职务,比如中旗投行香港区总裁,神州工业控股集团总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一职倒是可以继续兼任,因为神州系毕竟是国有持股数量相对较大。

对于这个问题,杨少宗没有给出即刻的回答,他的意思是考虑一下,几天后,已经出任中央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的唐葆华悄无声息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