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省厅的潘玉林科员(第1页)

(反对声浪很高啊,同志们正气不足,我希望支持《红旗》的同志们请站起来,多推荐,多宣传,我们搞改革就要勇敢一点,热血一点,不要怕牺牲!)

……

省委机关并不是杨少宗真正的目的地,现在去找王中泉、陆家政、贾富雄、萧薇……的时间太早了,这些人虽然已经都在省委机关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却还没有真正的实权,和他现在的关系也不大。

杨少宗真正要找的人是潘玉林。

在杨少宗记忆中活跃着数百个人中,这个人是第一个跳入他脑海的,潘玉林是恢复高考后从旗山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历史总是有着很多特殊的机遇,恢复高考后涌现的前几批大学生运气就非常好,大体都会分配到很不错的工作岗位。

做为一个没有关系的农村人,潘玉林就是凭借过硬的专业成绩和良好的在校表现,毕业后才被分配到省轻工业厅计划管理处做科员。

因为工作业务上的关系,加上两人是同乡,都对旗山有着特殊的感情,杨少宗和潘玉林的来往一直很密切,在杨少宗决定对淮西保护势力出手的时候,已经是副省长的潘玉林就是他在省委中的最重要同盟和支持者。

现在想要找到潘玉林还很容易,找到潘玉林正是杨少宗重建关系网的第一步。

杨少宗直接去省轻工业厅通过门卫联系上潘玉林,如今的潘玉林只是一个小科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很容易见到。

门卫和机关里面通了电话后,大概过了十多分钟,一个穿着白色的确凉衬衫和黑裤子的青年科员就夹着一份报纸,匆匆忙忙的走了出来。

见到门卫,青年科员就问道:“刚才找我的人呢?”

门卫冷漠的指了指杨少宗。

青年科员随即看过来,见杨少宗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很普通,实在不像是电话里面说的公社派出来的办事员。

一看这个人的模样,杨少宗就知道他是潘玉林,虽然后来的潘玉林胖了很多,但大体还就是那个人。

他从衬衫口袋里拿出一份公社开具的介绍信给潘玉林,证明自己的身份。

潘玉林大致看了一下,还是有点不相信的看了看杨少宗,笑道:“公社还真是越来越会使用伢子了啊,你都可以当办事员了吗?”

杨少宗道:“其实暂时还不是,我刚从淮海机专毕业,原先是分配到淮海机械厂,我自己要求回公社。老徐书记就先安排我在财经科帮忙,档案能不能转回公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